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廓清

萨特的存在主义绝不是基督教的存在主义。基督教的存在主义是“本质先于存在”。

 试拿一件工艺品——例如一本书或者一把裁纸刀[6]——来说,它是一个对此已有一个概念的匠人制造的;他对裁纸刀的概念,以及制造裁纸刀的此前已有的工艺(这也是概念的一部分,说到底,即一个公式)同样已心中有数。因此裁纸刀既是一件可以按照固定方式制造出来的物件,又是一个达到某一固定目的的东西,因为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人会制造一把裁纸刀而不知道它派什么用场。所以我们说,裁纸刀的本质,也就是使它的制作和定义成为可能的许多公式和质地的总和,先于它的存在。这个样式的裁纸刀或者书籍就是靠这样在我眼前出现的。我们这样说是从技术角度来看世界,而且我们可以说制作先于存在。

这是一种目的论的视角:万事万物皆有目的。目的和本质是同义词。具体来说“本质”类似于古代哲学史的“存在”,“第一因”,“理念”。它大概是某种“不变”,而“变”产生于它。在最原始的版本中,这些“不变”被存放在一个神圣理性的身上,或者毋宁说神圣理性就是“不变”,“不变”实际上来说是人把自己的理性投影在外界的结果。后来上帝被取消了,“神圣理性”不在了。但作为一种历史的残余,康德等哲学家会幻想存在一种普遍的秩序,冠之以“人性”的名号。


萨特的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

它宣称如果上帝并不存在,那么至少总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了;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

  • P1:上帝是不存在的。
  • P2:不存在的东西不能成为另一个东西存在的原因。
  • C1:实体如果存在,那么不是因为上帝。(P1、P2)
  • P3:上帝是先天秩序,外在的理性,自因的本质。
  • C2:实体如果存在,那么不是因为先天秩序。(C1、P3)
  • P4:实体是存在的。
  • P5:存在的实体对应存在的原因。
  • C3:有存在的实体,它不是先天秩序。(C2、P4、P5)

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指什么呢?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如果人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一开头人是什么都说不上的。他所以说得上是往后的事,那时候他就会是他认为的那种人了。所以,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 P1:存在的实体有存在的原因。。
  • P2:人是存在的。(主要是“我”存在)
  • C1:人有存在的原因。(P1、P2)
  • P3:存在的原因是确实存在的实体。
  • P4:除了人是存在的,我们不能确认任何东西存在。
  • C2:人存在的原因是人。(C1、P3、P4)

  • P1:给实体下定义的东西必须确认存在。
  • P2:除了人是存在的,我们不能确认任何实体存在。
  • C1:只有人能给存在的实体下定义。
  • C2:只有人能给人下定义。

存在主义的基石洋溢的是一种怀疑论的氛围。


但是我们讲主观性的意思除了说人比一块石头或者一张桌子具有更大的尊严外,还能指什么呢?我们的意思是说,人首先是存在——人在谈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感觉到自己在这样做。人确实是一个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而不是一种苔藓或者一种真菌,或者一棵花椰菜。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连理性的天堂里也没有他;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可并不是他想要成为的那样。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想要”或者“意图”,往往是在我们使自己成为现在这样时所作的自觉决定。我可以想参加一次宴会,写一本书,或者结婚——但是碰到这种情形时,一般称为“我的意志”的,很可能体现了一个先前的而且更为自发的决定。不过,如果存在真是先于本质的话,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

主观性指的是“人在谈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感觉到自己在这样做”,也就是存在主义语境下,所谓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是一种规划——他朝向未来,并且对此有所自觉。不过,这里似乎有一些小问题。人把自己从“现在”推向“未来”,首先得区分“现在”和“未来”。这不是个显然的问题。在一天的尺度上,我说我“现在”两点到三点看看书,“未来”三点之后便去看医生;在更小的尺度上,我说我“现在”读萨特的这一段文字,“未来”要读到他的另一段文字;在更大的尺度上,我说我“现在”在老家好好玩玩,“未来”去上海报到读书。可以看到“现在”随着尺度的不同,可以囊括另一尺度上的“过去”与“未来”,时间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说它是一种主观的度量反而更加准确。极端点说,我们能不能想象一种知性,把一切都看成“现在”?《你一生的故事》里面的七肢桶,适用于他们的存在主义是什么?
不过,回到原文来说,这段文字的主体是陈述“存在”和“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是同义词,并且强调“规划”就是“企图成为什么”。或许我们会问,种一畦田,栽一棵树,养一条狗,岂是“成为什么”吗?我认为这段没有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可以猜想,也许存在主义认为锻造世界其实就是锻造人自己。另外还包含两个论证:一个说人的意图使人存在,但并不是同他自己意图的一模一样地存在;另一个是人人为自己负完全的责任。总而言之,人是一连串自主决定构成的连续体。

  • 存在主义看起来极端重视当下,不过人生不是一大堆片段的机械聚合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萨特把“规划未来”放在了存在之中。

  • P1:“意图”产生于主体先前的决定。
  • P2:主体“意图”的形象产生于当下的所作的自觉决定。
  • P3:产生于不同原因的实体,不是同一实体。
  • C1:“意图”和主体“意图”的形象不是同一实体。(P1、P3、P4)
  • P4:“意图”是主体当下的存在。
  • C2:主体当下的存在和主体“意图”指向的形象不是同一实体。(C1、P4)

  • P1:存在着的东西有能力并且在规划着未来。
  • P2:人是存在着的。
  • C1:人有能力并且在规划着未来。
  • P3:人应当对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负责。
  • C2:人对自己本质负责。

    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主观主义”这个词有双重意义,而我们的论敌只在其中一个意义上做文章。主观主义一方面指个人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指人越不出人的主观性。这后一层意义在存在主义哲学里是比较深奥的。当我们说人自己作选择时,我们的确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作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说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作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作出选择。因为实际上,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在这一形象或那一形象之间作出选择的同时,他也就肯定了所选择的形象的价值;因为我们不能选择更坏的。我们选择的总是更好的;而且对我们说来,如果不是对大家都是更好的,那还有什么是更好的呢?再者,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且在模铸自己形象的同时我们要存在下去,那么这个形象就是对所有的人以及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都是适用的。我们的责任因此要比先前设想的重大得多,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人类。

感觉还是康德的套路。

第一反驳

作者回答第一种责难:

首先,存在主义曾被指责为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因为解决的途径既然全部堵塞了,人们必然会认为任何行动都是完全无用的,而最终接受一种观望哲学。再者,由于观望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它只是另一种资产阶级哲学。共产党人特别指责这一点。

上野千鹤子 厌女

第一章 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

位于性别二元制秩序的中心位置的是厌女症,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性身上表示为“自我厌恶”。(不知道跟下文怎么接上去的,这似乎应该分成一段导语)
炮王吹嘘“百人斩”等等,足可见出他们是在把女性符号化。一个真实的女人可能是相当糟糕的人,炮王不夸耀同一个相当糟糕的人做爱,但是可以隐去她的个性:“干了一个女的”。一个糟糕的人不讨人喜欢,但她的“女”性却能讨人喜欢。许多人着迷的是这样一个抽象的同实际分离的空洞的符号。为什么他们对符号而不是真正的人着迷?这是一种文化的产物。(线索紧接着拐到另一根线上来,实在不知道怎么有这么写东西的)
好色男人的厌女症来自于一个矛盾——为了证明自己是男人,不得不依赖于女人,对这个事实的愤怒与怨恨就是症结。好色男人的例子是吉行淳之介和永井荷风,这两个作家的个人爱好就是嫖娼。在嫖娼中,女人变成货品。你又能发现喜欢嫖娼不是喜欢女人,是喜欢符号。


实在从文本里理不出清晰的线索,写的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分割线是为了同前文的句读式笔记区别开,这后面的笔记都不会再拘于原文的论述结构。


对两个好色男人吉行淳之介和永井荷风的分析说明了男性在嫖娼过程中,把女性看成货物,这是一重他者化;在具体的做爱过程中,把女性的快感当成自身确为男性的力证,又是第二重他者化。总是把女人当作符号,于是总是接受不了真实的女性,于是总是要逃向心中的符号。这足以解释近代日本的男性文学和时下流行的恋爱番剧。这些文化产业越是发达越是说明现实的空洞。作者用的词是“逃”,逃往女人又逃离女人,“逃”就是害怕某物,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公共世界为什么是“怪物”,真实的女性为什么是一个“怪物”?如果真的是,那么是什么给人其不是“怪物”的错觉,以至于他们甚至尝试接近过?这种错觉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作者并未回答。

异性恋秩序中男性的价值来自于哪里?

原文没有“异性恋秩序中”这个修饰,不过缺少了这个修饰这篇文字就是片面抽象的东西。异性恋秩序中,女人的价值被男人确定,男人的价值是在男人世界中的行动决定的。
男性同男性间的这种相互关系作者称之为“压抑了性存在的男人之间的纽带”。这里谈到了弗洛伊德将“生的欲动”分为“自我确认”和“性欲发泄”,一个指向“成为”,一个指向“拥有”。为什么“发泄”一定要跟“拥有”关联起来?这里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说理。举个反例,一些人为了发泄愤怒会毁坏别人的财产。进一步的了解有赖于对弗洛伊德原文的阅读。这被用来解释性取向。作者强调“成为”和“拥有”大多时候是重叠的。“拥有”需要一个客体,若是男性社会中出现同性恋,那就有互相“客体化”的危险,此处可作为一种解释记住。这是一个“兜底机制”,另一方面,男性社会要求成员“拥有”一个女人,这作为一种“巩固机制”,客体化女性从而确保成员皆为主体。总的来说,男性是一种社会建构,这也就框定了成为男性的具体路径。
#

一个函数在0点连续,其反函数上的对应点却不连续

$$
f(x) =
\begin{cases}
&x+2^{
\frac
{1}
{ \lfloor \frac{1}{x} \rfloor}
} -1&,x\in (-1,0)\cup(0,1)\\
&0&,x=0
\end{cases}
$$
该函数在 $(0,0)$ 连续,但是其反函数上的对应点却不连续。


$定理①:$ 数列$\{\mathscr{X}_n\}$中$\mathscr{X}_n \neq 0$,$\lim{\mathscr{X}_n}=\infty$,那么 $\lim{ \lfloor \mathscr{X}_n \rfloor}=\infty$。

因为$\mathscr{X}_n+1>\mathscr{X}_n\geqslant \lfloor \mathscr{X}_n \rfloor > \mathscr{X}_n-1$,那么
$\forall \epsilon>0,\quad \tilde{\epsilon}:=\epsilon+1>0 ,\exists N \in \mathbb N+,\quad$使得$\forall n>N,\vert\mathscr{X}_n\vert>\tilde{\epsilon}$。化简变形即为$-\epsilon>\mathscr{X}_n+1,\mathscr{X}_n-1>\epsilon$。可推出$\vert \lfloor \mathscr{X}_n \rfloor \vert>\epsilon$。

$\quad$

对任意数列$\{A_n\}(A_n\neq0)$若有 $\lim A_n=0$,那么 $lim \frac{1}{A_n}=\infty$。故得$\lim \lfloor \frac{1}{A_n} \rfloor =\infty(定理①)$。再据极限四则运算与指数函数的连续性,得到 $\lim (A_n+2^{ \frac{1}{ \lfloor \frac{1}{A_n} \rfloor} } -1)=0$。据归结原则可得:该函数在 $(0,0)$ 连续。
$\qquad$

$①当x_1,x_2\in(-1,0)或者x_1,x_2\in(0,1)$
不妨设$x_1<x_2$,因两者同号,我们有$\frac{1}{x_2}<\frac{1}{x_1}$,故$\lfloor \frac{1}{ x_2 } \rfloor \leqslant \lfloor\frac{1}{ x_1 }\rfloor$,因为$\lfloor\frac{1}{ x_2 }\rfloor,\lfloor\frac{1}{ x_1 }\rfloor$同号,所以$\frac{1}{\lfloor\frac{1}{ x_1 }\rfloor} \leqslant \frac{1}{\lfloor\frac{1}{ x_2 }\rfloor}$。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有$f(x_1)<f(x_2)$。

$②x_1 \in (-1,0),x_2\in (0,1)$
因为$\frac{1}{\lfloor\frac{1}{ x_1 }\rfloor} \in [-\frac{1}{2},0)$ , $x_1+2^{ \frac{1}{ \lfloor \frac{1}{x_1} \rfloor} } -1 < 0$。又因为$\frac{1}{\lfloor\frac{1}{ x_2 }\rfloor} \in (0,1]$ , $x_1+2^{ \frac{1}{ \lfloor \frac{1}{x_1} \rfloor} }-1>0$。那么$f(x_1) < f(x_2)$。

$③x_1\in(-1,0),x_2=0$
据情形$②$显然得到$f(x_1)<f(x_2)$

$④x_1=0,x_2\in(0,1)$
据情形$②$显然得到$f(x_1)<f(x_2)$

综上所述,当$x_1,x_2\in (-1,1)$时,当$x_1<x_2$,那么$f(x_1) < f(x_2)$。那么函数在$(-1,1)$严格单调递增。可见该函数单射。
$\quad$

$\forall \tilde{\epsilon} >0$,使$x_0:=\frac{1}{\lceil \frac{1}{\tilde{\epsilon}+1} \rceil}$,因$\lceil \frac{1}{\tilde{\epsilon}+1} \rceil \geqslant \frac{1}{\tilde{\epsilon}+1}$,故$x_0\in (-\tilde{\epsilon},\tilde{\epsilon})\cap(-1,1)$。
$D:=(-\tilde{\epsilon},\tilde{\epsilon})\cap(-1,1)$。对任意包含于$D \cap (-\tilde{\epsilon},x_0)$趋向于$x_0$的数列$\{a_n\}$,有$\lim{f(a_n)}=x_0+2^{x_0}-1$;对任意包含于$D \cap (x_0,\tilde{\epsilon})$趋向于$x_0$的数列$\{b_n\}$,有$\lim{f(b_n)}=x_0+2^{\frac{x_0}{1-x_0}}-1$。则$f(x)在x_0$处存在左右极限,但是:
$$\lim_{x \to {x_0}^-}f(x) \neq \lim_{x \to {x_0}^+f(x)}$$
故$x_0$是$f(x)$的跳跃间断点。
也就是说,$f(x)$以零点为中心的任意邻域中都含有跳跃间断点。这对于$f(x)$的反函数来说,零点附近甚至不存在邻域。

童年的消逝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儿童的概念就是7~18岁的人群,他们本质上区别于成人。至于说什么是本质,依我看作者并没有做出明显的界定。不过虽然没有讲清楚这个概念,依靠我们的朴素信念,起码可以说现在的儿童越来越成熟,“小大人”越来越多。作者称其为“童年的消逝”。
研究这个现象,必须对“童年”概念的前世今生有个认识。古希腊人的童年概念是含混不清的,他们好像不在艺术中表现小孩,其原因似乎是没有这个概念;有些故事里成人会宽恕幼童,然而这幼童干的事放在成人身上却是死罪,这里又表现出一种区别对待。希腊人对下一代的教育却又十分热衷——教育本身存在,起码就说明被教育者相对于教育者的一点特殊性。不过,希腊式的教育与现代的教育概念判然两别,受希腊教育的儿童简直是受虐儿童。再晚些的罗马人教育思想和希腊人差不多,可是儿童意识却不同。具体地说,他们的羞耻观念包含一些和儿童有关的准则:在儿童面前,有些话说不得;有些事做不得。一些人不应该知道某些东西,并且如何划分这些人呢,此事无关阶级、性别、地域、人种,完完全全靠年龄。
这一切皆在中世纪烟消云散。具体来说,人丧失了读写能力;教育消失了;羞耻心不见了。(广义的羞耻心真的消失了吗?文章似乎并没有论证,它论证的只是人们不会耻于在儿童面前说什么事。其实三点都要跟儿童联系起来才有意义,作者并没有严格按字面意义论证三个论题)这三点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
那么,人为什么丧失了读写能力呢?作者借埃里克·哈夫洛夫的框架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厘清两个概念——“社会识字文化”和“工匠识字文化”——社会识字文化指的是几乎所有人会读且有阅读需求的状态,工匠识字文化指文字局限在一些书吏手中的状态。北方蛮族入侵后,社会识字文化变成工匠识字文化。书中提出两个原因:一个是缺乏统一的文字标准,存在大范围的书法风格不统一;一个原因是莎草纸和羊皮纸的来源变得稀少,或者说人们没有如此需求。不过,可以看出这两个原因都十分肤浅,毋宁说是用现象替代了原因。社会识字文化“变成”工匠识字文化,关键在怎么“变”。在一个社会识字文化中,普遍地使用多种几乎不互通的书法风格是完全不可能的;另外,这样一种文化也会保持对书写材料旺盛的需求。两个“原因”并未切中肯綮。
不过,中世纪的很多人确确实实不会认字,这样的世界是口语的世界而非文字的世界。作者闪光的洞见,在于说社会识字状态中才有童年与成年意义。如果不消费工夫阅读各种文本材料,六七岁的幼童便有能力理解文化的一切。

  • 一个例证是相应地,他们没有叫人读书写字以便未来继续学习的概念。人们当学徒,在口口相传中学东西。他们仅有的学校没有可称得上“教育大纲”的东西,这根本上是因为人们不区分教育的对象。自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儿童成长发展。不认为儿童需要教育才能进入成人世界。

人们耻于向儿童提起一些事,是因为 此事作为“秘密”存在。“秘密”之保存,需要有一套机制运作。中世纪不认为存在儿童,当然不需要对儿童保守秘密,人们便不耻于在儿童面前提起什么。
为什么恰恰是这三个原因?高死亡率也能部分解释人们不对小孩上心,以“儿童”概念整饬社会结构。作者以“儿童”诞生后,死亡率居高不下反驳。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抄写传统里,抄写员会随便地添加删改句子。作者是谁根本无关紧要,因为连最具体的文本都不属于他。 (谬矣,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古斯丁都是以“作者”闻名。固然有伪托名人写作的现象,这只能更说明名气的重要性)印刷术排除了后人更改的可能,一个人有可能作为独立的人向后代说话。

第二性 第二部

女性的史前史

人类肇始,女性的生育不受节制,“不合逻辑”。她的存在对物种延续必不可少,可她却又生育了太多。男人控制着生育的平衡,因此女性在男性面前甚至没有维持生命的特权。一俟平衡建立,女人的生育职能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群体壮大的动力,女人仍然得不到首要地位。人类并不是简单的自然物种,因为目的不在于永恒而在于超越,而生育本身仅仅是一种重复。
最初,女人的活动表现了重复性和内在性,男人的活动表现了超越性和外在性。男人冒着生命危险的捕猎,说明了对人来说生命不是最高价值,而有更重要的目的。男性和女性作为存在都希冀着超越,然而女性的不幸在于注定要重复生命,在她自己,也认为这重复毫无意义,而意义高于重复。

男性确立了意义,女性也因而成为他者。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被再生产出来的呢?

女性的原始史

  • 作者强调了食物采集者的阶段,然后还强调了这一阶段向我们惯称的农业社会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用词与习惯略有不同,需注意。另外作者也没有说出这个阶段的名字,读毕后感觉“神秘时代”较为恰当。

(在最初筚路蓝缕的情况下,男性的统治优势是被直接体验的,没有被构想。具体来说这是和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紧密联系的。体验和思想截然不同)当游牧民族在土地上定居下来,制度和法律出现了,人开始设想自我设想。在农业时代,人异化于土地中,土地的永久令农业共同体的意识形态希图永久。期望自身长存的共同体关注下一代,共同体在代表着未来的孩子身上超越当下。
原始人不懂得父亲的作用,反而认为孩子是祖先亡灵于母亲身上再生。于是母亲头等重要,(另外也有群婚制下无法辨别父亲的问题影响)世系便按母系计算。这样一个部落中的母亲可以保证田获赋予给一个部落中的成员,这又要求母亲的权力,因此女人掌握土地便是母权制的特征。女人的重要作用在此时被解释为神秘的魔法,同时土地的收获也被解释为超自然魔法,这种信念暗合于群体利益,因此女人在家里生活。女人还掌握家庭手工、主持商业交换。在男人看来,陌生的大自然集中于女人。(此段对母权制的强调似乎与下文衔接不上)
波伏娃此处意图描绘母系社会的意识图景及其成因。注意,读者应当把母系社会和母权社会区分开来,前者按母亲计算世系,后者则是女性统治。
因为无论是作为超自然力量、母亲还是女神,女人不是同类,不是一个“人”,始终作为他者存在。在人的社会中,仍然是男性掌握政权。(对土地的控制力跟这东西怎么调和?她在说什么)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存在一个母权制?因为他性的两种激烈互斥的形态迷惑了人们。当女人是绝对他者时,她不可能被看为主体,所以是非本质(存在主义观点)。女人同男人没有直接和自主的关系,反之是男人和男人直接产生关系,女人是形成这种关系的主要理由。

女人的具体状况不受血统类型的影响,而血统在女人所属的社会中具有头等重要性;无论是以父系制、母系制、双边制还是不区分制(不区分制从来不是严格的),女人总是在男人的保护下;唯一的问题是,要知道在结婚后,女人是否还屈从于父亲或者哥哥的权威—这种权威也扩展到她的孩子们—或者转到丈夫的权威之下。
————列维·施特劳施

女人同男人没有独立自主的关系,它的另外一个佐证是女性总是居住在丈夫家中。女性在图腾崇拜中地位重要,在领地结构中次要。但因为有意识地构筑出的图腾崇拜,其重要性远远赶不上领土结构,因为领土结构才是人们生产的场所。在这领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的两种观念,宗教的和经济的,互相渗透。女人先结婚再生孩子、两个部落间进行女人和物品的交换、女人受到兄弟和丈夫们的保护,都是例子。不过经济的观念压倒神秘的观念,丈夫更关心儿子而不是侄子(因为他们有共同利益和亲情的关系),他作为父亲自我确定。也因此,一个社会发展到了人自我意识,并且要将这意识外化时,社会便趋向父系。
当女人的神秘尚未消散,作为女神出现时,也是男人把她放在这个位置。女神是通过男性意识创造的概念被把握的,男性也不曾放弃权力。这权力归根到底来自男性的超越性。男性即使没有实际方法完全统治女人,也时刻意图摆脱她。从这种意图出发,可以恰当解释异族通婚的习俗:男人期望拥有他“不是”的东西。

新阶段的女人

到了下一个阶段,女人的威力消失,价值也因而被贬低。之所以说人类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因为她的威力来源于男人的弱点,她体现了神秘的大自然。农民不得不服从土地天候,受外界力量摆弄的他把这种情况反映在意识中,便是图腾崇拜。工人却根据自己的意图制作工具,他在其中确立自己为至高无上的意识。

  • 农民——工人的对子更像是一个象征,读者不应拘泥于字面意义。农民象征的是被动,无从作为;工人则是主动,大有可为。工人也在土地上劳作,但他知道人能让土地变肥沃,休耕也能使之后的收获可持续,他在积极地改变世界。

父权制的胜利在于历史伊始,男性就因生理优势自我确定为主体。生理优势不仅指膂力,还指他们不用承担生育。抽象地来说是他们不用困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中,而可以尽情挥洒超越性;而她们势必要被内在性缚住手脚。

工具给生产带来的希望没有变成女性的希望,没法子弥补女性的生理劣势。因为女性被排除在人类共在之外(似乎说的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种属,联合,合题之类的东西。而且要理清这个论题,你还得说“工具之成为希望仅仅是对于人类共在来说”。这句话是空洞的,因为问一问为什么工具仅仅对于人类共在才有意义,你又回到了原点)。女人的生产能力的较低一等不能解释这种排除。她在生产分工中同他不同,又承担着生育职能,不可避免地成为他者(前文陈述),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征服的对象。这套逻辑是相当明显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主义的观点贯穿全文。

下段加粗字体看不懂

女人由于生育而受到尊敬和畏惧,是异于男人的他者 ,具有他者 的令人不安的特点,即使在她依赖男人的时候,仍然以某种方式掌握男人;主人与奴隶的关系的相互性对她来说如今已存在,因此她并不被贬为奴隶。

是说被意识到了吗?前文谈过主人奴隶存在相互的需要,关键在于主人对奴隶的需要不被承认,意识,确定。

父系计算代替母系计算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识形态指导了观察,这观察又巩固了意识形态。他性就是否定,那就是 。本质与他者就构成了善恶二元论。因此女人注定作恶,也就应该受到限制和压迫。男权社会也有对女子的赞扬,但这女子须是守妇道的,换言之就是顺从男权秩序。从这里也可看出对女性的攻击不同于政党倾轧那样至死方休的攻击,因为他者对本质必不可少,所以必须让以受控的方式融入社会。

女性与所有制

物主在财产中异化了自身的存在(存在主义观点看来,这种将本质的外化的需求是根本性的,私有制仅仅只是这种需求的一个确定。这里有一个同马克思主义的张力),财产越过生命而存在,也就提供给物主 “永生”的前景。然而财产之为财产必有一个拥有者,只有财产属于拥有者的后代,而后代属于他的情况下,财产,物主的分身,才能长存不变。于是男人既不愿同妻子分享财产也不愿同她分享孩子,并且为了一代一代的“永生”,继承人也必须是一个男子。如此能解释一夫多妻、女性“嫁入”夫家、死者的妻子再嫁给兄长种种压迫女性的传统。从反面来说,如果不存在私有制,也不存在相应的家庭。女性的命运便大大改善。斯巴达社会就是这样的例子。
其后作者主要陈述罗马女人的权利演进。这两部分组成了第二部之四。

中世纪的女性

基督教传统助长了对女性的压迫,但和这压迫并行不悖的是日耳曼传统。日耳曼传统中的家庭处于母系血统和父系制氏族部落之中间态,她附属着两个家庭,父家和夫家,因此实际上无权却被人们承认有权。这个传统延续到了中世纪;不过中世纪的法兰克人拒绝这个传统。
普遍来说,中世纪的女性状况十分不稳定,因为领主权和财产权、公共权利和个人权利存在混乱。直到十一世纪,秩序建立在暴力上。女人不能掌握封地,因为她无法保卫它,即使名义上拥有封地,在事实上她的封地连同她自己却整个地属于监护人或者丈夫。骑士爱情作为一种反面,在正统风俗之外生存着。封建时代末期,女人获得了一点地位。变得强有力的王权施加到领主身上时,他们便失去了大部分权力。王权对领地的控制让领主不用再以暴力保卫领地,领地变成了普通的财产,两性也没必要被区别对待。不过女性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独立,因为结婚女人的从属状态对社会还是有用的(前文对私有制的论述)。越是在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强大的男人越是起着家长的权威,越是赤贫的夫妇反而越像共同伴侣,相互依存。
十六世纪,认为女性具有神秘魔力的古老观念完全消失在各种风俗中,受罗马法影响的欧洲各国法典对已婚女人施以严酷的压迫。这压迫的一个后果就是存在卖淫。资产阶级家庭形成,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时,必须让男人在家庭外寻欢作乐。

另外解释一段话:

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法国单身女人的处境;她享受到合法的独立,与妻子受奴役的地位对比鲜明;她是一个异常的人;因此,风俗急匆匆地要收回法律给予她的一切;她拥有一切世俗权利;但这是抽象的、空洞的权利;她既不拥有经济自主,也不拥有社会尊严,一般说来,老姑娘躲藏在父亲家庭的暗影中,或者在修道院内找到她的同类,她在那里要么不服从,要么犯罪,没有其他形式的自由,如同衰落时期的罗马女人只有以生活放荡来自我解放。只要她们的解放是 否定的,这种否定性便是女人的命运。

否定的解放应该理解为:她们之所以自由,是因为 没有变为结婚女人,单身女人是结婚女人的反题。
这个时代中女人很少有行动的机会,劳动阶级中性别不平等几乎不存在,可是经济压迫夺走了所有劳动者的所有机会;资产阶级中的性别压迫极为严厉;只有女执政者或者圣女才获得社会的支持去赢得地位。前者拥有巨大的政治权力,后者过着独立于男人的修道院生活。
下一段谈到了“女人之争”,很奇妙的一个历史事件。总而言之,作者的评价是:

事实上,这场争论只间接地牵涉到女人。谁也没有想过为她们要求不同于加在她们身上的社会角色。更确切地说,是要对照教士的生活和婚姻状况,就是说,这是由教会对婚姻的态度模棱两可引起的男性问题。

作者认为“争论”仅仅反映了社会态度,却不会改变社会态度。

女人的法定地位在十五世纪初到十九世纪几乎不变,但在特权阶级中,实际地位却在变化。文艺复兴不分性别地孕育出了许多强有力的个性。这其中杰出的女子却往往是高级妓女,以精神自由和作风自由而得到了行动的机会。之后的几个世纪,放荡仍然是自由的主要形式,日常道德一样严格。十六世纪这种机会很不平均。十七世纪的女子在沙龙中大放异彩,她们没有投身于建设世界,因而有闲暇去交谈、艺术和文学。广博的知识和随之而来的威望让她们终于开始干预男人的世界,参与政治阴谋。十八世纪的女人得到了更多自由与独立。风俗仍然严厉,在上升阶级资产阶级那里更为严厉;但解体的贵族阶级却允许上流社会女人最大的放荡,聪明的女子从中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女子的处境总体来说较为有利,但舆论还是相对敌视“女才子”。另一方面,十八世纪的民主和个性自由思想支持另一种稍弱势的舆论潮流。

资产阶级革命与女性

在整个旧制度时期,劳动妇女拥有了最多独立。不过这种独立仅仅建立在艰苦生活中,在其它领域里胆怯和顺从的传统重如泰山。而资产阶级女子,与家庭结合得太紧密,在家庭中她又只是一个附庸,于是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发出声音。相对的,劳动妇女要得到到过寄生生活的太太得不到的权利便成为可能。
法国大革命期间,女人得到了一些自由,这自由全来源于无政府状态。当社会重新组织起来,女人再次被纳入性别压迫中去。机器的发展,促进了劳动阶级的解放,如上文所述便也推动了妇女解放。工厂劳动给女性带来了部分的解放,它的另一个侧面是因性别压迫而更强烈的经济剥削。无产阶级运动和女权运动也没有十分紧密的团结。女工对男工来说首先是一个威胁,只有女工加入到工会生活中,她们的利益才同工人阶级的利益调和起来。
女性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生育与生产的冲突。生育从历史之初就限制着妇女参与生产活动。这里还有一个人类的特殊性:雌性动物有发情期,以便在生育间歇休养生息;人类的生育却不受天然限制。堕胎在十九世纪不被宗教和法律允许 (有趣的事实是罗马法不反对堕胎,仅仅把胎儿当成一块肉,是基督教给胎儿“注入灵魂”,影响了整个西方。一种制度表达一种现实。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十九世纪的堕胎还被看成“对国家犯罪”,想必也是同一种现实的另一回响),尽管不被允许,堕胎和其它节育措施一同现实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生育变得受控。
作者认为参加生产和拜托生育的合流共同解释女性处境的变化。这变化是什么?

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地产较之动产的重要性减弱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则失去了它的力量。资本的流动性使拥有者不是被他的财产所占有,而是单方面拥有它和支配它。女人正是通过财产基本上依附于丈夫,如果财产被取消,他们的地位就是并列的,甚至孩子们构成的联系,也不能与利益的稳固性相比。因此,个体相对于群体得到确立;这种演变特别在资本主义的现代形式取得胜利的美国令人瞩目:离婚在那里很流行,丈夫和妻子只是暂时的合作者。

  • 她说资本的流动性让拥有者不被财产占有而单方面拥有和支配它,她说的可能是资本不把人束缚在土地和这范围内的社会上,不过听起来总觉得很天真

除了经济之外,政治上要求公民权利的运动也愈演愈烈,同社会主义运动也走得越来越近。

作者说:“整部妇女史是由男人写就的。”(女权运动不是砸烂旧制度的暴烈行动,两性不能相互脱离而存在,女权运动必然是改革而不是 革命,社会的旧秩序加诸其上)

女人从来没有构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事实上,她们并没有力图作为女性在历史上起作用。要求女人作为肉体、生命和内在性,作为他者 出现的理论,是男性的意识形态,绝不表达女性的要求。大多数妇女对命运逆来顺受,不想做出任何行动;企图加以改变的女子不想封闭在她们的特殊性中,不想使它获胜,而是想加以克服。当她们进入世界的进程时,是采取男人的观点、跟男人保持一致。

女人没有作为女性起作用,因为不跳出特殊性,那她只是他者,不起作用;一旦跳出却又变成男性。男性垄断了主体。(不知道这段在讲什么,为什么不讲讲什么是“力图作为女性”起作用?“女性”这个词的用法太含混)
而放眼作者所处的时代,她说性别平等从不曾实现。(“男人和女人在经济上构成两个阶层”,这句话是不是翻译问题?阶层如果是当“碎片化的阶级”来用的,那就完全不对头。她可能是想说:在经济等级的天梯上存在两条并行轨道)

娱乐至死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柏拉图提出过一个观点:应当聚焦于人类会话的形式,并承认这种形式强烈影响思想内容,因为容易表达的思想自然会成为一种文化。
“会话”指人们传递思想感情的整个的方式,绘画、雕塑、音乐无所不包而不局限于语言。尤其要强调这之中公众话语的形式如何规范,甚至决定话语内容。作者举例说:

  • 原始的烟雾信号的形式便排除了用它表达哲学的可能;
  • 相较于广播讲话,电视讲话必然要求讲话者形象端正。
  • 没有电报迅速传递消息,“今日新闻”便不存在。这是说,遥远地方发生的爆炸性事件的的确确发生了,可是我们无从得知,这事并不会被纳入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从反面来说,古代世界只能用信件传递消息,就对绝对不存在“今日新闻”。
  • 从作者举的例子还可以看出,他说的 **“形式”,更多是物质载体,技术成就。**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基督教禁止信徒膜拜某种具体偶像。如果不认为形式影响内容,就决不可能有这种戒律。
作者受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影响,不过点明了媒介作为隐喻和信息判然两别。作者嘴里的信息有点像哲学里的existence,媒介是一个透镜,以自己的方式折射真实。不过如果你取消了existence;再把媒介拓展一下,视网膜、嗅黏膜、耳膜都是媒介,作者的观点就是“媒介即信息”。毋宁说作者的论证激烈地要求你取消existence。

文字作为一种媒介,把语言从声音拓展成图像,把语言“凝固”下来,不仅把过去凝固到现在,还把现在凝固到未来。后文谈到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转移成以电视为中心的文化,这段论述为其张本。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电视教育节目重塑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它们有如下区别

  • 教室是社交场所,电视是私人空间。
  • 与教师存在互动,与电视不存在互动。
  • 学校学习中会强调语言的发展,电视只提供图像。
  • 上学是强制的,看电视是松散的。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漫游

一个hello程序最初作为一个源程序(亦即源文件)被创建,所谓源文件就是说被编辑器创建出来的文本文件。源程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大串0或1组成的位的序列,八位成一组被称为字节。这些字节同我们日常使用的符号有个对应关系,这对应关系是由ASCII标准规定的(字节是八位而成的,导致了有256个ASCII码,因为$2^8$=256)。
源程序的本质就是位序列,不仅如此,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消息都是用位表示的。

  • 编程语言C语言与Unix操作系统关系密切,小而简单,又易于实操。它的不足在于指针容易造成混乱和程序错误,它对抽象的显式支持也有所不足。

源文件就等于ASCII标准下的一大串位,这一堆位表示的其实还是高级语言C语言,计算机机器是读不懂的。它还得经历一个继续转变的过程。
编译过程

  1. 预处理阶段:根据以字符#开头的命令修改程序,hello.c变为hello.i,例#include,读取库中文件直接插入程序文本。
  2. 编译阶段:编译器将hello.i变为hello.s。hello.s即是一个汇编语言程序。所谓汇编语言程序,是一种一条语句对应一个低级机器语言指令的语言,为不同高级语言的不同编译器提供了共同语言。
  3. 汇编阶段:汇编器将hello.s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这些机器语言指令被打包为可重定位目标程序的格式,放在hello.o之中。
  4. 链接阶段:将函数代表的代码从标准库中链接到源程序来。最终的结果是hello文件,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
    • 书中介绍了一点GNU项目,它包含GCC。GNU项目似乎是一个牛逼轰轰的项目,囊括万象,闪耀着开源精神的光辉。
    • shell是一个命令行解释器,输出一个提示符,等待一个命令行(对其进行解释后运行)。如果命令行的第一个单词不是内置命令,那么这个单词就会被假设为一个可执行文件。

系统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系统组成

  1. 一组贯穿整个系统的电子管道被称为总线,携带并传递信息。消息往往被组织成定长字节块的形式,即。字包含的字节数是一个基本的系统参数,根据这一个参数我们区分32位(4字节)系统和64位(8字节)系统。
  2. I/O设备即是输入/输出设备。它包含键盘、鼠标、显示器和磁盘。每一个I/O设备都通过控制器或适配器与I/O总线相连。控制器是置于I/O设备本身的或者系统的主印制电路板(主板)上的芯片组,适配器则是一块插在主板插槽上的区别所在即封装方式。
  3. 主存是一个临时存储设备,在处理器执行程序时用来存放程序和程序需要的数据。物理地说,主存是一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组成的。本质上来说,存储器是一个线性的字节数组,每个字节都有一个唯一地址(数组索引)。
  4.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执行在主存中指令的引擎。处理器的核心是一些寄存器,寄存器能存储一个字长,它们被称为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指向主存中的某条机器语言指令,处理器再处理,之后再更新程序计数器的指向。这些简单操作涉及到主存、寄存器文件和算术单元(ALU),寄存器文件由许多寄存器组成;ALU计算新数据和新地址。
    • 加载:把一个字节或字从内存复制到寄存器并覆盖旧内容。
    • 存储:同上,不过是从寄存器到内存。
    • 操作:将两个寄存器的内容转到ALU并计算,结果被存放到另一个寄存器并覆盖旧内容。
    • 跳转:从指令中抽取一个字,并将其复制到程序计数器中,覆盖旧内容。

另外,处理器按照一个模型进行操作,这个模型由指令集结构决定。文中提到“处理器看上去只是它的指令集结构的简单实现”,并且需要区分“指令集结构”和“微体系结构”。看不懂,留待学习第三章时处理。


讲完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和操作后,我们回到hello程序的生命中来。
每个命令被输入时,字符被逐一读入寄存器,再被放入存储器。回车键的敲下标志着命令输入完成,shell会执行系列指令来加载可执行hello文件,再将其复制到内存。此时处理器开始执行hello程序,这些指令将最终输出的字符串的字节从主存复制到寄存器,再从寄存器复制到显示设备。
信息一直在往复传递着,压低信息传递的代价能让计算机跑得更快。不过首先我们得了解下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原则,越大越慢。从寄存器取东西比从内存快得多,从内存取又比从硬盘取又快得许多,然而硬盘,内存却不可或缺,因为它们能放更多内容。为了弥合这种差距,我们采用高速缓存存储区来作为暂时的储存区,用于存放处理器可能用到的信息。它用静态随机访问处存储器来实现。
这体现出一种工程思想,在处理器和主存间插入更小却更快的存储设备可以加快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正因如此,计算机的存储设备被组织成了以恶存储器层次结构。

操作系统管理硬件

程序并不直接访问硬件,程序直接访问 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再来访问硬件。操作系统起两个作用。

  • 防止硬件被应用程序滥用。
  • 使应用程序拥有简单一致的机制,来控制硬件。
    操作系统的抽象表示

计算机靠几个抽象概念(进程、虚拟存储器和文件),在操作系统中复现出硬件环境,从而实现两个作用。

  • 进程:对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抽象。一个系统运行多个进程,每个进程似乎又在独立地使用硬件,然而传统系统在一个时刻是只能执行一个程序的。为了完成这种并发运行,CPU在多个进程中并发地执行,执行这种交错执行的机制叫做上下文切换
    操作系统跟踪进程运行的所有状态消息被称为上下文。操作系统要把控制权从当前进程转移到某个新进程时要进行上下文切换
    进程的上下文切换
    进程可以由多个称为线程的执行单元。每个线程共享进程同样的代码和全局数据,更加高校。

  • 虚拟存储器:通过虚拟存储器,每个进程“似乎”能够独占地使用主存。每个进程使用一致的存储器,被称为虚拟地址空间。说它是一致,是因为对每个进程来说都能用一个独立存储器副本,这个副本与其它副本完全一样。
    看不懂这段,留待后来

  • 文件:文件就是字节序列。I/O设备,甚至网络都可视为文件。系统中所有输入输出都通过Unix I/O的系统函数调用读写文件实现。通过文件这个概念,应用程序将一切I/O设备等量齐观。

网络通信

网络将系统与系统连接到一起。系统从主存把字节串复制到网络适配器,然后数据流便可流经网络到达另一台机器。
网络也是I/O设备
通过网络远程运行程序
上图所示表达了telnet是如何基于网络复制信息的功能完成功能的。

# 重量转移 weight transfer

重量转移 weight transfer

本文节译自 https://driver61.com/uni/weight-transfer/

当在一辆车的重量在刹车,转弯或加速时沿轴心移动时,我们称之为重量转移。当一辆车向一个方向移动时,车辆的重量会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向这相反方向的悬挂系统施加压力。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了解到的关于抓地力的知识,影响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垂直方向的轮胎负载——轮胎负载越大,抓地力越强。
通过车辆悬挂系统,分布在每个轮胎上的重量——当车辆刹车,转弯或者加速时——总是在变化。更明白地说就是,汽车总重不变,但重量分布会变。
下方给出的图片展示了车辆的自然状态——它可能在一条环形跑道上奔驰,但现在正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行驶。
为了使事情更明了些,我们会说重量在四个轮胎上分布均匀——想象四个轮胎下都有一台体重秤,它们的读数完全相同。对多数赛车来说完全不存在这种事,因为有一端往往会重一些,不过简化的模型有助于我们的解释。
正常行驶的车辆
一旦我们将车开进弯道,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在我们开始一般性地讲解重量转移和绕圈形式前我们需要学会几个术语:

  • 前俯 (Dive)
  • 翻转 (Roll)
  • 后仰 (Squat)

想象我们正在驾车靠近弯道并且预备刹车。前悬挂系统会被压下而且我们会感觉汽车前端压下去了——这就叫前俯(Dive)——如图所示。

前俯的车辆

当我们松开刹车入弯时,汽车的重量会从前端移到后端,汽车开始转弯时,又移向外侧轮胎:这就是我们叫反转(Roll)的过程。汽车开到离道路边缘最近的点时会以常速移动一小会儿,重量会被平均分配(在前后轮胎)于车辆一侧。
翻转的车辆

然后,当我们出弯摆正车辆时,重量又会从外侧移回来,当我们准备加速时,便会均匀地移动到后车轴。你加速开车会感受到这种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后仰(Squat)。
后仰的车辆

# 制动系统如何工作

制动系统如何工作

简介

大部分现代车辆的四个车轮都有通过液压系统操作的制动装置。刹车片可能是圆盘式或者鼓式的。
前轮制动器在停车过程中起着比后轮制动器更大的作用,因为刹车会令车辆的重量转移到前轮去。
许多车辆因此在前轮采用一般来说更有效的圆盘式刹车片,在后轮采用鼓式刹车片。
全圆盘式制动系统被应用在昂贵的或者高性能车辆上,全鼓式刹车系统被应用在一些老车辆或者较小的车辆上。

液压制动装置

一个液压制动回路拥有充盈液体的的主制动缸和从动缸
当你踩下刹车踏板时,其向主动缸中的一个活塞施加压力,令液体通过管道流动。
液体流向每个车轮的从动缸并且使之满盈,令活塞施力压下刹车片。
液压会在整个系统中平均地分布。
所有从动活塞总的压力面积比主动缸中的活塞大得多。
结果是主活塞必须移动好几英寸以令从动活塞移动几分之一英寸来按压刹车片。
这种安排使得刹车片能够施加很大的力,原理就和杠杆中长杆能轻易在短距离举起重物是一样的。
大部分现代车辆安装有双液压回路,包含着两个一前一后的主动缸,目的是为了防止某一个故障。
有些时候则是一个回路控制前轮刹车片,一个控制后轮的;或者每个回路都控制前后轮的刹车片;又或者一个控制所有刹车片,另一个仅仅控制前轮的。
急刹车时,许多重量从后轮转移,这甚至可能导致后轮锁死,引起危险的侧滑。
因为这个原因,后轮的刹车片被刻意造的比前轮力道小很多。
大多数车辆也有一个力敏压力限制阀。当急刹车让液压上升到可能导致抱死的级别时这个阀门会关闭,防止液压进一步增大。
更先进的车辆甚至会采用复杂的防抱死系统,感应车辆减速时涉及的不同信息和是否有轮胎抱死的情况发生。
这种防抱死系统很快地间断收紧或放松刹车片来防止它们抱死。

助力制动

许多车拥有一套助力系统来减少刹车需要的力。
通常刹车力来源于进气歧管中的局部真空和外部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提供助力的伺服系统有一个同进气歧管相连通的管道。
一个直接反应的伺服系统同刹车片和主动缸相切合。刹车片压下一根杆,反过来推动主动杠的活塞。
但是刹车片也靠一堆气阀工作,而且还有一个大橡胶薄膜同主动缸活塞相连接。
当放掉刹车时,橡胶薄膜的两边都在总管中暴露于真空下。
踩下刹车会让连接薄膜后部的阀门一同关闭,然后打开一个让气体从外界进入的阀门。
外界气体更高的压力迫使薄膜向主动缸活塞施压,因此起到了辅助刹车的作用。
当脚刹被松开时,薄膜后方的空间同歧管重新联通,压力下降,薄膜回位。
如果因引擎停止而真空减少,在这种例子种因为在脚刹和主动杠间有一个标准机械连接所以脚刹仍然工作。但这样的话得用更多力脚刹才能起作用。
一些汽车拥有安装在液压线路中主动缸和脚刹踏板之间的间接伺服系统。与不得不装在踏板前方的直接伺服系统相比,这种模块能被装在引擎的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这种系统也要靠歧管真空来提供助力。踩下脚刹会导致主动缸中液压力提高,一个阀门打开并且引起真空压。

圆盘式刹车片

圆盘刹车片拥有一片随车轮转动的盘子。这片盘子

第二性 第一部

导言

什么是女性?

女性首先是作为一种相对性而存在的,是一个他者。他者这个概念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性的材料,而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思维范畴。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主体——他者的对子是一个相对的对子————对于“他者”来说,“主体”就是一个他者。在性别范畴里,男性却成为绝对的主体。这分别的原因在于女人是整体中的他者,在人类这个范畴中如此对立先天存在。

对立的结果为什么是男性统治?如此统治为什么似乎在当代才开始被动摇?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已经被做出无数回答,然而由于这些回答者都是男性,女性又作为他者存在,这种情况难以让这些回答做到不偏不倚。(那么应当由本书,由一个女性作家来作出不偏不倚的回答)

对女性权益的探讨离不开对幸福概念的确立,《第二性》采用的观点是一切主体都是通过计划,作为超越性具体地确立自己的;它只有通过不断地超越,朝向其他自由,才能实现自由;除了向无限开放的未来扩张,没有其他为当下存在辩解的方法。存在主义的女权观关注的即是女性在现在的境遇下夺取这种可能的方法

  • 作者对大纲说明如下:

    毋庸置疑,如果我们假设,有种生理、心理或经济的命运压在女人身上,这个问题就会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将以讨论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人的观点开始。随后我们将力图从正面指出,“女性实在”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女人被界定为他者 ,按男人的观点看,其后果是怎样的。我们将按女人的观点描绘她们固有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女人竭力摆脱至今给她们划定的范围,尽力参与到人类的共在 中遇到怎样的问题。

从生物学探讨性别

异质的配子存在找不出原因,同时异质配子的存在难以用来具体界定两性。历数对两性的本体论哲学探讨(目的论的),并没有正确地回答两性为何被如此这般划分。历数对两性的经验论哲学探讨(机械论的),亦是莫衷一是。
从具体现象上来分析:

从根本上来说,两个配子的作用是一致的;它们一起创造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两者消失其中,又超越自身。在制约繁殖的次要和表面的现象中,正是通过雄性因素,新生命的诞生所必需的处境多样性才能起作用;正是通过雌性因素,这种诞生才凝聚在一个稳定的机体中。

然而,这个小小的结论不能拓展说是女人应当待在家庭中。微观世界并不是宏观世界的完备缩影,配子的关系也绝不是两性的关系。
从个体上着眼,不同种类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它们的生命逐渐“个体化”。在低级物种中,物种通过各种途径吞噬个体,个体的目的无非是种群的繁衍,不过在这样的境况下,雄性呈现出一点“个体化”:它占据主动,同时存在与繁衍不相称的冗余功能;在更高级一点的物种中,繁殖在维系物种的同时也创造着新的个体————这“新”的基础正在于个体拥有特殊性,因为若没有特殊性,个体也就不成为其个体。

  • 此段还谈到了

    令人注目的是,延续物种和创造新个体分为两个时刻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延续物种”被判定为一个“时刻”。除开这个疑点外,作者在这段似乎把受精卵的产生视为“延续物种”;把受精卵完全发育成熟的时刻视为“创造新个体”。

下面波伏娃说:

正是在哺乳动物中,生命具有最复杂的形式,最具体地个体化。于是两个生命时刻分开了:维持与创造,以确定的形式在性别中分工。

最彻底的个体化似乎指哺乳动物中与繁衍不相关的部分发展得最丰富最彻底;维持与创造的性别分工指的似乎是雌性负责“维持”,具体的哺育,而雄性负责“创造”,指的是射精促使精卵结合。有个问题是:射精这种行为为什么被视为“创造”?作者的观点似乎可以从以下几句话中做出一个侧写:

  • 而雄性在性方面采取主动

  • 但尤其是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雄性强加于雌性。

  • 是雄性主动地进行交媾。

  • 毫无疑问,雄性使用的器官也是物质的,但是这器官以有活力的面貌出现,这是一个工具

  • 可是,性爱却是被雌性直接感受到的,就像一件内部的麻烦事,而不是像与世界和他人的一种关系。

    这就是说另一方面,性爱对雄性来说是对世界和他人的一种关系。

总而言之,我认为该段并没有直接回答“雄性”为什么“创造”,这些生物学的论据更像是人用人的社会范畴加诸于生物之上。这里的理路不是从普遍到特殊————从哺乳动物到人,而是人的范畴在哺乳动物相关的材料中回响。该段以种种论据具体回答的是:雌性的个体性让位于种族性。也就是雌性的个体发展让位于生育职能。
作为一个反面,陈述雌性的时候雄性的“超越”被作为一个对照时时提起。雄性的“超越”指的是精子作为雄性的一部分,在射精时进入他者,成为一个新生命。在此雄性短暂的超越个体性,尽管马上又回到个体性中。雄性的超越包含了自我分裂和自我确定,自我分裂不知道什么意思,文章中似乎提到了个体从群体中分裂,但自我摆在这里悬而未决。自我确定好像指雄性身上的闪光羽毛甲片等,抽象地说即是主体性的高扬。

下一段出现了创造与维持的抽象定义

维持是否认时间的分散,是在迸射的时候确定延续性;创造是在时间的统一中让难以压缩的、分离的现时爆发

这样的情形同样出现在人类身上,而人类的雌性跟戏剧性地经历这一切。这是说这整个历程中存在着激烈的个体与物种的搏斗(似乎是说生育功能的发育完全对于女性来说更像是拖累)。“物种”不仅制约着人,也维持着人,阉人逃开了“种族”的制约,但却更像退化的人。

如上种种生物学论据构成《第二性》所述女人处境的本质因素。但生物学的命运不是永恒的命运,因为动物的种恒常不变,人的种变化不居。与此同时,对人的说明必须要放在社会这一“第二自然”中才能讲得通透。

  • 但正是通过接受既定的方式,人才建立既定的真相;自然只有被人的行动重新掌握,对人才有实在性,人自身的本性也不例外。

    先有“接受既定”,才有“建立真相”。这句话跟存在主义勾连颇多。不过水平所限难以阐释清楚。

从精神分析探讨性别

精神分析认为除非被赋予人的意义,否则任何意义都与心理生活无关。因此自然并不确定女人的心理,女人在情感中使自然重新为其所用才得以确定。首先作者回溯了精神分析里最传统的观点,也即弗洛伊德的观点,陈述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性发展史。
作者批评精神分析对“存在的选择”视而不见,将它与冲动和禁忌割裂开来,于是无法解释冲动和禁忌,因此只能无可奈何视它们为既定。部分看到选择的重要的精神分析者,却没有回溯到被社会承认的价值其本体论根源。所谓本体论根源,即是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发现身体和性的意义。尽管如此,精神分析仍然得到了一些成果,因为在一个时间点,同一个社会向它的成员展示同一个世界。象征即是通过这种共同制作出来的。存在主义观点能解释许多内容,比如通常给予阴茎的价值能通过主体的异化倾向得到理解。

结论是:第一,女性的性欲应当被视为同时包含了吸引和拒斥两者。第二,重要的是,女性的行动应当被放在价值世界中考察,加之以自由的维度,而不是视其为机械反应的结果。

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性别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十分重要的真理。人类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个历史现实。人类社会是一个反自然:它不是被动地忍受自然的在场,它使自然为自己所用。这种为自己所用不是一个内部的和主观的活动,它客观上在实践中进行

  • 在实践中进行给予了对自然的人化类似“客观”的一个维度

恩格斯所述“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来自于妇女因体力限制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这劳动在原始社会中保证了妇女占统治地位,生产力发展后却限制了妇女的地位。经济压迫是社会压迫唯一的原因,所以妇女的解放要求的是经济解放。但这种解释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母权社会下的群体所有制如何过渡到了父权的私有制。
作者运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解说这一过渡。
私有制中个人占有财物的概念只有从生存者的原始条件出发才能得到彻底解释。首先主体将自己的存在判定为自主的、和世界分开的,不掌握客观上满足意图的方法,意图就只能停留在主观、内在、虚幻上。因此在人的原始条件下,他若孤身一人则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无力,只有结合在部落这一集体中才能使他感到拥有掌握世界的力量。他选择了作为积极主动的主体去掌握工具,这是其一。主体还愿意靠斗争、挑战等等去体验一种主宰意识。为了使这争斗具有交换礼物的宗教节日的形式 (why?)————具有这种形式的争斗成为经济竞争。从首领到普通成员逐步要求得到个人财产。这又是其一。生存者有异化的倾向,人在异化中才能把握自身。个人要求自我实现,因此他意图将什么东西收为己有 (从哪里冒出来的“自己拥有”的概念?)
从私有制中尚不能直接得到对妇女的压迫。
女人劳动能力的局限仅在具体的条件下才构成局限。男性的超越性要求他拓展生产力,同时又因为人意图自我确定,人用“他者”这一范畴思考,人拥有统治“他者”的原始欲望。这里才得到了对妇女的压迫。
这种压迫具有特殊性,不能简单划归到普遍的阶级压迫中去。

  1. 无产者时时刻刻在意图作为阶级消失;但女人不会作为性别消失,而只是要求取消性别特殊化的后果。
  2. 女性不是单纯的劳动者,她还是个生育者。在性行为中女性不仅投入一般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投入“本质”————性行为不能被纳入社会性中去。性不能够被社会加以强行管制,最多只能够设置一定的限制使得它被促进,被抑制。

总的来说,历史唯物主义没有看到特殊性而只看到一般的经济实体。


一段引文能对上两章做出总结。

弗洛伊德主义的价值来自认为生存者是一个身体,它作为身体面对其他身体感受自己的方式,具体反映了它的存在处境。同样,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中属实的是,生存者的本体论意图,根据提供给他的物质可能性,特别根据向它展示的技术的可能性,具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如果不把这些可能性融入人类现实的整体中,仅以性和技术是什么也不能解释的。因此,在弗洛伊德那里,超我提出的禁忌的自我的冲动就显得像偶然的事实;在恩格斯关于家庭历史的论说中,最重要的事件似乎按照一种神秘的偶然性的任意行为意外地出现。为了发现女人,我们不会拒绝生物学、精神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贡献,但是我们认为,身体、性生活、技术只有在人以存在的总体观点把握它们的时候,才具体地存在。体力、男性生殖器官、工具的价值只能在价值世界中才能确定,它受到朝向存在超越自己的生存者的根本计划的制约。

两种理论中的裂隙被存在主义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