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总结

经济学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幸福生活。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人的享受需要资源,而资源又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退而求其次,起码我们要追求最大的幸福,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学的哲学背景是功利主义。
“市场”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市场就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得到最大幸福的法宝。整个经济学就在论证此事。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放在“主体”上,这个主体可以是企业、家庭、个人等等,总之它有选择、偏好。各主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同构成“市场”。市场起效的基本原理是供求原理。供求原理之所以能生效又要诉诸于消费者的选择,生产者的博弈——也就是市场结构。我们的目的是论证市场带来最大幸福,那么还得讲清楚最大幸福是什么。此处又引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既然把视角放在“主体”上,多者异也,它对主体和合产生的规律难免认识不足。宏观经济学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处理另一些规律。作比喻来说,我想这好比在山间徒步,野花芳草,一步一景,都是美丽的。站在山顶上就看不见这些细节,但你又能够去鉴赏山脉的纹理走势,享受新的美。人的心灵是有局限的,为了把握几千万人几亿人的活动,必须借助指标。经济学里最常用的指标就是GDP,当然也还有其它指标,每种指标展开来说也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学习,但对于初学来说无关宏旨。用GDP多少多少来衡量经济体的繁荣程度是从静态的观点来看问题,我们关心现在也关心未来。经济体甲可能暂时不如乙繁荣,但如果甲发展得快,后来居上也是有可能的。生产率这个概念就是拿来衡量发展快慢的一个概念,同样的投入我们能拿来产出更多的东西,当然也就能说我们发展了。这里看起来有个平衡的问题,把所有生产出来的东西都用掉,消费掉当然是不行的。但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把所有资源都尽可能地投入再生产也是不行的,因为产品之所以有意义全在于被消费,人们不愿或不能消费的产品等于废品。要找准一个恰当的点,用掉一部分产品,再把一部分产品重新投入再生产。企业要拿出一些盈余扩张业务,家庭要拿出一些盈余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的盈余当然进入了再生产,家庭的储蓄也不就是被束之高阁。一个家庭往往会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投资理财,这笔钱就进入了金融公司账上,金融公司再把这些钱贷给企业,企业又把这钱拿来扩大生产,这就完成了储蓄资金流转入再生产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良好运行的金融机构架起了储蓄与生产的桥梁。

对于生产来说,除了要投入物力外还要投入人力。但是社会上的人力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这种现象就叫失业。失业率有两种,一种叫自然失业率,这是无可避免的部分。这当然不是说它定死那里无可动摇。而是说每一时刻社会上总有些劳动力没有工作,本身找工作就是需要时间的,何况整个社会还可能有某些结构性的问题。其二是周期性失业,这和周期性的经济生产活动波动有关系。失业,从供求的角度说就是劳动力供大于求。那正常来说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会自动回落到均衡价格的,劳动力价格怎么就意外了呢。工会,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理论尝试解释这个问题。

生产、消费、金融,纷繁多样的经济活动靠货币彼此相连。货币这一中介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货币本身来说是从人们的交易活动中自然生成的,那些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商品,逐渐成为了交易的媒介,最后逐渐发展成了纸币或其余形态。信用货币本身是可以被国家调控的,调控货币的机构就是央行。银行本身要保留一定的准备金,其余金额就可以拿去放贷,此时储户的货币“存在”,银行放出去的货币也“存在”,好像一分钱掰成了两半用,凭空多出来了货币。准备金率决定银行可以拿多少份额的存款去放贷,能够创造多少货币。央行主要控制货币流通量的手段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准备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