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 个人形成论

人本主义治疗的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总的来说是把人当成人看,把人放在世界的中心。或许可以说,它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让来访者完全地接受自己。这话说的很没有意思,什么人会不接受自己呢。要讲清楚这点就要说清楚什么是“不接受”。概括地讲,“不接受”自己就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把部分自我否定,看成是无根无据的。比方说一个学生经常上课走神,而他又全身心地认同认真听讲才是应该的。那么他的“我”,在他看来就是一种变异,一种随机的、偏离正规的东西。他会这么想:“虽然这就是‘我’,但‘我’要不是这样的该多好啊!”。好像有第二个“我”,站在上帝的位置上审判这个原始的“我”。人本主义就是要来访者清醒认识到这个审判者“我”和这个原始“我”实为一体。这种“我”的分裂虽然可以促使人自我规整,但发展到极致,人会感觉审判者“我”才是真正的“我”,“我”眼看着原始“我”胡作非为而又无可奈何。两者都是“我”,非要分个高下出来,那实际上那个真正行动着的“我”,虽然看上去一无是处,反而是更真实的“我”。人在或高或低的层面上总是清楚这点,于是“我”的分裂就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人本主义治疗强调完全接受“我”,你要改掉它还是保持原样那是之后的事情,你必须接受它就是“我”。如果是行为治疗或者精神分析,或多或少会斥这些“自我”为“非我”,就像肿瘤,虽然确实也是人肉上长出来的,但毕竟是某种病变,治疗的目标就是割除它们。当然,从结果上来看不同流派——即使人本主义本身也期望自我同一感的增加,病症性表现减少等等结果。不过人本主义对“我”的看法是彻底不同的。这是人本主义治疗的基本哲学观。
另有一种或明或暗的假设是,人际关系是人发展的必要场所。因为在交往中两个人会互相回应对方的期待。因此,如果治疗者能够以一种完全接纳的态度承认来访者的自我,来访者也能真的接纳自己。为了做到这一点,治疗者本身也应当完全接纳自己,完全透明。人本主义再假设人在深层次天生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倾向,一旦来访者和治疗者形成了如上所述的关系,“治疗”就会自然来到。

自由地体验有机体的感觉和内部器官真实的反应,而不要过多地企图去把这些体验和自我联系起来——与这种治疗取向相连的基本信念是:这些材料既不属于自我,因而也就不能组织到自我中去。在治疗过程的终点,当事人终于发现,他可以存在于经验本身,而容忍经验的多样性以及表面上的矛盾冲突;他可以用他自己的经验表现他的自我,而不是试图把一个自我表述强加给自己的经验,从而把不符合这种公式化表述的经验从意识中排除。

这段话听起来有点矛盾,不过说的恰恰说的是审判者“我”和原始“我”的复归合一。

人本主义治疗的过程

所以,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是接纳,而不是某种具体目标的达成。因此要对“接纳”本身进行研究,而不是对婚姻不和、脾气狂躁、精神分裂进行研究。“接纳”到底是个什么过程,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终止?总的来说,“接纳”的过程就是来访者像拼拼图一样把自己拼起来的过程,最要紧的是他脑子里想的不是“拼完!”,而是“拼图!”。他更加地着重体验。来访者会接受自我的不同面向。就结果来说,来访者感到自我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或正面或负面的情感都能被他平等地体会。他体验一切,却不评断一切。“评断”的消失似乎意味着社会性的消失,当事人感到不再有一个审判官在实时检查自己。这不意味着当事人彻底兽化了,相反,他成为了一个更真实的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信念就是每个人在最深层次是“社会性”的、积极的、前进的。


读到一半的时候,感觉审判者“我”和原初“我”合一这种描述似乎不太能概括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复归成一个“我”,看起来好像是重又得到一个坚不可入的实体。它的哲学观念似乎类似晚近的哲学观念:认为世界不是理念构成的静止世界,而是一个永远流变的过程本身。

再一点是作者对“接受自我就是接受兽性,等于无法无天”的反驳。他说兽性通常的象征是狮子老虎豹子等等,不过细想一下它们,它们的形象是被人类严重扭曲了的。它们在幼年时显得无助,在成年时显得有力,懂得协作。饿了会捕杀但不会滥杀;会满足性欲但不会纵欲。它们与自己的“种”保持一种和谐。这几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不过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人类也是动物,人类为什么不像这样和自己的“种”保持和谐?反而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孤岛,似乎利益要是足够,每个人都有毁灭全人类的动机。在马克思那里有种说法是: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造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在同一部作品中,马克思说是异化形成了自私。不过我们的主题是人本主义治疗,人本主义治疗似乎强调的是一种意识和生命活动的互相复归,人就是流变本身。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和科学的关系

与教学的关系

《罗杰斯 个人形成论》上有1条评论

  1. 啊,看得出来你一直在履行罗杰斯提倡的那种完全接纳的想法。
    不过希望你和我交流的时候别把自己透明化。
    我也能回应你的“自我”的。
    而且我感觉动物的创造性也是全面的。嘛不过,毕竟那是马克思的看法,不是我的看法嘛哈哈哈(叉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