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开始于古希腊。人们发现万物来去变化,无有定势,但变乱的事务中有一些东西保持长久,于是希腊人要问出他们的第一个哲学问题:什么东西永久存在?此段时间最重大的成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意为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绝对不动的“存在”——此世唯有“存在”存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的学说,尝试对存在做出界定,但他们不像巴门尼德那么极端,认为只有不动的“存在”存在,故而多多少少尝试解释“变化”。对“变化”强调最激烈的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唯有“流变”存在,于是对于他来说,唯一要解释的东西甚至只有“为什么看起来似乎有恒常不变的东西存在”。在其他人那里,存在和变化手拉着手,演变出世界万物。总之这一时期主要的兴趣集中在自然上,相当单纯。尽管如此,思考者们还是发现了自己的“认知”似乎是与自然有点不同的东西,需要特意解释一番。虽然认知和自然有不同才激发了兴趣,但人们在理论上还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东西:认知是自然的过程,必须靠“存在”来解释。

下一时期人们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伦理学。这一时期的开端问题是:道德上何者永远有效?智者学派在情感和意志中尝试寻找,但没有找到永存的东西,最后只好宣布个人的情感和意志是最高准则,走向了彻底的道德虚无。苏格拉底在理智中找到了永存的东西,他说知识即美德,美德即是对善的认识。不过他并没有解释清楚善是什么,填补这一概念的是犬儒学派和享乐主义学派。此段时期人们强烈地关注伦理学,同时就意味着对自然漠不关心,此种冷淡发端于智者学派的怀疑主义。普罗塔哥拉承继先贤的感觉主义,在将其发扬光大的过程中却导出了怀疑主义,认为人不可能取得真正的知识。然而苏格拉底激烈地反对这种怀疑论,他用以得到知识的地基是道德意识——因为有道德意识,所以必须要有知识,不过因为知识建立在道德上,所以超出道德实践的知识并不存在。而苏格拉底认为用产驳术就能取得真实的道德知识。

接下来,希腊哲学之所以能不再囿于伦理学,主要归功于三位天才人物:德谟克里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普罗塔格拉让严肃的哲学变为一片废墟,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宣称除感觉之外别无存在,而感觉又不可靠。柏拉图和德谟克里特反对这一点,在感觉之外又提出了思维。感觉和思维朝向不同的现实,思维朝向的现实超拔于感觉朝向的现实,且前者没有后者那种流变不居的相对性。这更高更真实的存在是形式。

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德谟克里特把形式归于原子,归于量的变化。原子本身只具有两个性质:占有一定的空间并运动。与之相关的量的性质是第一性,其它的质的性质则是第二性的。第二性性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众原子的流出物(影像)通过感官和最小最精微的火原子发生作用。当这种作用粗糙时,人心中产生对第二性的感觉;不过当这种作用轻微细致时,人就产生对第一性的思维。再据知识产生于美德的公式,德谟克里特认为美德即在于波澜不惊,怡然自得的心境中。
主要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柏拉图将形式归于理念。因为道德知识必然来自于超越一切经验的地方,于是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超越一切的理念才是真正的现实。现象世界肖似理念世界。而灵魂的不朽理性部分在酷似理念的现象中,回忆起了自己在理念世界老家时的知识。阻挠这种回忆的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其中意志部分朝向理性,欲望部分背离理性。由此导出了柏拉图的个人伦理学,柏拉图体系的精髓又在于强调“类”,于是这种个人伦理学的精神更强烈地表现在政治学里。并且一切伦理生活,为着模仿理念,必须朝向目的。在自然哲学方面,他还认为理念是现象界的真正目的所在,之所以现象与理念只是“肖似”,是因为现象界中有一种非存在的存在因素抵消理念的感召作用。

亚里士多德建立起了清晰的形式逻辑学说,向探索思维本身的形式迈出了可贵一步,又用此以研究种种对象,弥合他两位先辈的矛盾。在本体论上,他似乎认为有形式在利用质料不断成形,这种发展过程是真正的形式。其中形式扮演着目的的角色,又因为世界其实是质料——形式的连环,于是一切事物都被摆在一个形而上学价值的阶梯上,在其顶点是自身为目的的纯形式,因其绝对与可能性无关而只能是思想,且是思维自身的自我意识。形式——质料这一对子贯穿物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学科。值得一提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身上有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的连环,以此生物学洞见承接他w的伦理学和政治学。

希腊形而上学的成功,使后人对形而上学感到谈无可谈,哲学也越来越体现出自身对总体文明依赖性,将目光放回文明生活的实践中去,用实践的要求统帅哲学研究。站在先贤唯理智论的肩膀上,诸派刻画“无动于衷”的圣人。

《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上有2条评论

  1. 感觉感性能作为一个人体验一切的动力,但理性可以作为人和人交流的钥匙,不过基础还是感性。哈哈个人理解而已

  2. (额是苏格拉底说的?我就是表达一下你的意思的扩展):道德肯定是对所有人都使用的。不存在女人的道德或者男人的道德或者小孩的道德。我觉得ta的这种价值观让现在的一种“我能和全世界共鸣”的价值观是相关联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