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总结

经济学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幸福生活。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人的享受需要资源,而资源又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退而求其次,起码我们要追求最大的幸福,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学的哲学背景是功利主义。
“市场”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市场就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得到最大幸福的法宝。整个经济学就在论证此事。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放在“主体”上,这个主体可以是企业、家庭、个人等等,总之它有选择、偏好。各主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同构成“市场”。市场起效的基本原理是供求原理。供求原理之所以能生效又要诉诸于消费者的选择,生产者的博弈——也就是市场结构。我们的目的是论证市场带来最大幸福,那么还得讲清楚最大幸福是什么。此处又引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既然把视角放在“主体”上,多者异也,它对主体和合产生的规律难免认识不足。宏观经济学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处理另一些规律。作比喻来说,我想这好比在山间徒步,野花芳草,一步一景,都是美丽的。站在山顶上就看不见这些细节,但你又能够去鉴赏山脉的纹理走势,享受新的美。人的心灵是有局限的,为了把握几千万人几亿人的活动,必须借助指标。经济学里最常用的指标就是GDP,当然也还有其它指标,每种指标展开来说也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学习,但对于初学来说无关宏旨。用GDP多少多少来衡量经济体的繁荣程度是从静态的观点来看问题,我们关心现在也关心未来。经济体甲可能暂时不如乙繁荣,但如果甲发展得快,后来居上也是有可能的。生产率这个概念就是拿来衡量发展快慢的一个概念,同样的投入我们能拿来产出更多的东西,当然也就能说我们发展了。这里看起来有个平衡的问题,把所有生产出来的东西都用掉,消费掉当然是不行的。但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把所有资源都尽可能地投入再生产也是不行的,因为产品之所以有意义全在于被消费,人们不愿或不能消费的产品等于废品。要找准一个恰当的点,用掉一部分产品,再把一部分产品重新投入再生产。企业要拿出一些盈余扩张业务,家庭要拿出一些盈余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的盈余当然进入了再生产,家庭的储蓄也不就是被束之高阁。一个家庭往往会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投资理财,这笔钱就进入了金融公司账上,金融公司再把这些钱贷给企业,企业又把这钱拿来扩大生产,这就完成了储蓄资金流转入再生产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良好运行的金融机构架起了储蓄与生产的桥梁。

对于生产来说,除了要投入物力外还要投入人力。但是社会上的人力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这种现象就叫失业。失业率有两种,一种叫自然失业率,这是无可避免的部分。这当然不是说它定死那里无可动摇。而是说每一时刻社会上总有些劳动力没有工作,本身找工作就是需要时间的,何况整个社会还可能有某些结构性的问题。其二是周期性失业,这和周期性的经济生产活动波动有关系。失业,从供求的角度说就是劳动力供大于求。那正常来说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会自动回落到均衡价格的,劳动力价格怎么就意外了呢。工会,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理论尝试解释这个问题。

生产、消费、金融,纷繁多样的经济活动靠货币彼此相连。货币这一中介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货币本身来说是从人们的交易活动中自然生成的,那些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商品,逐渐成为了交易的媒介,最后逐渐发展成了纸币或其余形态。信用货币本身是可以被国家调控的,调控货币的机构就是央行。银行本身要保留一定的准备金,其余金额就可以拿去放贷,此时储户的货币“存在”,银行放出去的货币也“存在”,好像一分钱掰成了两半用,凭空多出来了货币。准备金率决定银行可以拿多少份额的存款去放贷,能够创造多少货币。央行主要控制货币流通量的手段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准备金。

税收的依据

权力能够运行除了有合法性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物力人力,物力人力背后都是财力,财政因此成为现代国家中一个贯穿始终的题目。国家机关不能自己创造价值,当然国家能够印钱,但钱本身没有价值,其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度量了人的欲望和汗水。人们出卖劳动收钱,本质上来说是因为相信未来能拿着这几张票子换到自己心仪的服务和产品。钱身上的这种力量出于社会中广泛而生机勃勃的经济交往。因此政府尽管可以靠各种金融手段救急,但根本上来说必须要靠收税维持自身运作。纳税就是为一个组织提供资源,使其运行顺畅。但是交保护费也是为一个组织提供资源。税费之所以区别于“保护费”,全在于这些税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返回来促进公民利益。为了保证这些资源能确实地服务于纳税人,必须要靠代议制。因为全国人口都掌握丰富的社会知识政治知识,都去参政议政,自然是不现实的。但公民可以将自己对政府的问责权力委托给一位代表,由这位专职代表去体现公民意志。如何保证代议制的良好运行是一个大题目,且按下不表。总之,在代议制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民众的意志能成为议会意志。编订预算,制定法律,为税收提供合法性的权力皆出于议会,也就是出于民众。缴税因此成为一种自愿行为,否则就成为一种掠夺,这也是“无代表不纳税”的依据所在。

“无代表不纳税”背后的观念是承认所有人的地位是相同的,是同样地能够自己决定自己事务的主体。他们同样地发现一个人单打独斗成不了事,必须要有一个协调性的组织存在,但此组织之存在仍然是为了服务人的,是一种工具。工具绝不能逾越它从属性的地位,变成压迫剥削民众的凶器。但现实里的情况确实不是这样的,国家有可能变成一种压迫性的存在,一个中央政权不满足于纵览协调的地位而要超拔于所有人之上,弹压各地。但是看来人本身也有一种欲望,一种想要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欲望。这种欲望有可能蜕变为压迫的欲望,把他人变作自己的工具。但是将所有人以为奴隶的人反而最成为奴隶。人最终会发现他与旁人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互相发现,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更为协调,更为长久,也最能激发人本身的潜力。从宏观上来说社会有其本身的演进节奏,那似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平和地看待人与人间的关系,不认为生活就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为此他们要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环境,这个过程就是社会演进的过程。从长远来看社会演进是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脱离零和博弈的人心理更少冲突,把更多能量放在自我发展上面,处理现实问题时也更加灵活。他仍然要受到天赋的掣肘,但总的来说一个自我发现的群体远远比一个互相倾轧的群体更有力。

为什么央行购买债券能够影响货币供给

在曼昆的初级宏观里看到这样一段话:

在本章后面我们要讨论美联储实际上如何改变货币供给。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美联储的主要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买卖美国政府债券。(我们还记得,美国政府债券是联邦政府负债的凭证。)如果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增加货币供给,美联储就创造美元并用它们在全国债券市场上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于是这些美元就到了公众手中。

这句话一开始看得我很费解:固然央行买了债券钱就到公众手中去了,但是央行自身的钱不就少了吗。我心想央行应当也是算在总体金融系统中的呀,一出一进自然是相抵的,左手倒右手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个是不对的。因为央行固然是总体金融系统的一部分,还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不代表它是货币真正起效的那部分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货币只在央行帐上是没用的:一是央行不作为普通金融机构发挥作用,它是银行的银行,没有把储蓄直接转化为投资的功能;二是央行也不事直接投资生产,只对总体性的经济金融事务负责。所以央行购买债券是直接为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活钱从央行手里到了公众手里,而债券到了央行手上。政府到期了还是要还钱的。现代央行往往被禁止于直接购买政府国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的: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但在我们讨论的例子中也不存在这回事,因为央行并不是直接购买政府债券。这个区别是很大的:央行直接买,那发行的货币是到了政府手里,固然政府也会投资建设。但是因为挤出效应,还有公权力本身“必要之恶”的属性,人们认为流动性应该从公民这端传导下去。而央行从公众手里买,发行的货币就到了公众手里。关键在于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是有明确债权债务关系约束的,还是一个金融系统内的事情。而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从外部摆弄这个系统,注入更多的货币,控制流动性,而流动性从哪里传导下去影响是很大的。当然,如果一个国家的央行和政府同穿一条裤子,公众知道只要把债券挂出去卖,央行就一定会收购,纵使有“不得直接认购债券”的规定,也和央行直接认购债券区别不大。因此这里也看出,央行真正要履行职责,就必须作为独立机构存在,有种种政治上的组织上的制度作保。

周飞舟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

“汲取”、“悬浮”二词是相对于农民说的。2003年全面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基层政权不再向农民收取苛捐杂税,不再“汲取”。财权缩小对应的就是事权缩小,乡镇政府越来越像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处理一些日常琐事。对于农民来说,国家似乎在从乡镇退去,成为高挂天边的“悬浮”政权。这一深刻转变开始于2003年税费改革,调整了乡县两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关系。因此要把这件事说透,就必须讲透改革前后的财权事权是什么。

  • 有史以来,国家与农民这个话题在中国就是老生常谈。但这些讨论中的“国家”往往是一个坚不可入,面目模糊的庞然大物。然而国家本身就有繁复的结构。国家对农民的高额税收,往往源于基层政府的财政窟窿。因此眼光必须着眼于基层政府。在这篇论文中则是县乡两级政府。

扼要地讲,改革前中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集权的。80年代的改革以后事权高度分立而财权仍旧集中。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兴办企业,圈地产地,以此筹资。对工商业不发达,土地利用价值不大的中西部,盘剥农民就成为地方政府筹资的手段。

  •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之所以能作为主体承担税收的压力,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性上的。也就是说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未分离前到底是什么情况还需要精细讨论。

农民都需要缴纳农业税;种经济作物的要交农业特产税;再有就是统购统销制度,不过其在当时该制度已经不成为负担,反而是一种援助。农民还要缴纳“三项提留、五项统筹”,这个名字的来源于人民公社分配制度,不过现在只是一个预算外收钱的由头。农民还需要承担花样繁多的集资收费。农村税费改革就是把后两项任意性极大的收费彻底取消,产生的财政亏空由提高的农业税弥补——当然,不是完全弥补。再有的其它亏空由中央政府发放的转移支付填充一部分。06年初还彻底取消了农业税。这项改革对县乡两层政府的财权事权架构产生了巨大冲击。

分税制改革以前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体制是“分税包干”,其关键就是划定收入基数和支出基数。预算收入和超额收入全额上交县财政,县财政再下拨预算支出和超额分成部分。分税制改革以后虽然有独立的税务部门,收税也要依靠乡镇政府。这些是预算内资金的使用。

预算外收入可以用来填补预算收入的亏空,防止来年收入基数下降;其二是用来招收编外人员帮助工资;其三是人员工资;其四是日常运行。对于中西部乡镇政府而言,因为预算内收入的匮乏,所有往往需要预算外收入来填补,也造成了许多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

2003年义务教育改革“以县为主”的全面铺开,是县乡政府两级事权普遍上收归县的一个实例。依靠各种配套措施,各类财政支出直接由县政府掌柜。钱不会直接过手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也就没办法填补挪作他用。与之对应的是乡镇政府人员工资的上涨,防止政府人马军心不稳的情况出现。不过总之,乡镇政府还要完成收入基数任务,要负责“收钱”,尽管这钱不归它用。而在03年左右税费改革如火如荼时,再向农民身上征收是自寻死路。于是乡镇政府就开始借钱、欠钱、跑项目拉资金、出卖经营权等等,以种种手段完成交钱任务。

习得性无助实验

无关联性、自我归因导致的预期无助、行为被动是习得性无助概念的三个必需要件。不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案例也许和完全案例具有相似的外壳,不过其实质完全不同,而需要使用者谨慎分析其中异同。有了这一个概念,只相当于有个粗胚,还要将它打磨成件以供使用。具体来说是要把它细化,它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它的心理对应过程是什么(“自我归因导致的预期无助”到底是什么),它的社会意义、应用价值在哪。

第一个习得性无助实验

在一开始,行为主义一统心理学江山,任何行为都被解释成刺激-反应模式。不过有些现象很难这么解释,比如说动物的躲避行为——如果动物不是预见到了未来的危险,又为什么会躲避呢?躲避行为具体的例子是电击狗的实验:狗被放在躲避箱中,它面前的灯亮起后几秒钟就有一阵电击,它必须跨过面前的跨板才能避开电击。行为主义者试着解释这一例,他们说这包含两个过程:一个是经典条件反射,导致狗把灯亮和对电击的恐惧联系在一起;一个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狗的跳跃行为被强化了,因为跳跃后电击消失,负反馈强化强化多次后狗看起来就像学会了“躲避”电击。更激进的行为主义者甚至反对“恐惧”这种说法,说灯亮只是起到了刺激控制的作用。这就是说狗跳跃就是为了躲避电击,只是每次跳跃前都有灯亮,灯光逐渐和跳跃同化在一起获得了对狗的控制力(这里没有用到恐惧的概念,行为主义者也许也承认恐惧存在,但是不想把它纳入解释)。理查德·所罗门在此开展他的实验。把狗拘束起来,再把电击和灯光配对呈现,因为狗没办法跳跃,所以灯光当然不会和跳跃联系在一起,不会起刺激控制的作用。这之后把狗放在穿梭箱里学习跳跃,不过这次的刺激信号不是灯光而是其它东西,比方说一个声音刺激。这么做就让狗学会了回避行为而不涉及灯光信号:有声音,狗就跳。假使刺激控制解释正确,因为和跳跃行为同化在一起的是声音,所以这里不存在光的刺激控制作用。那么如果再给出光,狗也跳。那就说明狗把光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狗身上确实是有某种心理活动的。

实验结果不大理想,先配对呈现灯光与电击后狗没办法学会躲避电击。但是实验者们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可能是一些小细节错了。他们决定先让狗学会躲避,再呈现灯光与电击。结果本来会躲避的狗反而不会躲了。只能假定狗的躲避行为和心理活动相关。更有力的证据是狗偶尔也会跳过栏板躲避电击,但是下一次它又不会跳了。似乎存在着某种心理活动,狗心想着跳和不受电击没啥关系。

最初的习得性无助概念只是针对这个实验发明的。电击不可逃避时狗习得了它无法通过主动行为对电击加以控制,还预期将来也会如此。如此认知降低了其逃避动机,导致了将来的学习失败,进一步阻碍了狗认识反应和电击中止的关系。

彼得·本特利 计算机:一部历史

图灵机

计算机的思想雏形应当追溯至阿兰图灵和他的图灵机。图灵机指的是这样一种机器,能够看懂任何数学命题,并且判定其推理正误。因为数学命题可能用不同的符号#陈述,可能使用不同的公理系统。这台机器也应当能够学会任何规则。图灵机构想同当时的思想环境密不可分:人们想给数学大厦封顶,自此以后数学能够严密证明一切数学命题。大卫·希尔伯特提出的“判定”问题就与此密切相关:存不存在一台机器能够自动判定一切数学命题的真假。图灵仔细研究这个问题,提出了图灵机这一理论构想。它能够依照一定规则计算,并且随时能够学习新的规则。图灵机的构想不是为了证明“判定”问题而是为了证否“判定”问题,设若有一个图灵机在运行,怎么判定它会停机还是会死循环呢。图灵认为这必然要靠另一架图灵机来判定。这另一架图灵机检测到前一台机器停机则自身并不停机,检测到前一台机器死循环则停机并输出“死循环”。这后一台图灵机也是在运作着的,当它反观自身时,就会出现悖论。要么它自己会停机,但此时它应当不停机;要么它永不停机,据规则它应当停机。这是一个机器版的罗素悖论。总之,存在那么些问题,图灵机是解决不了的。这一事实产生了“可计算性”这个概念。一切图灵机可计算的命题都是可计算的

  • 我很搞不懂这个前提。凭什么另一台图灵机检测到前一台停机时它自己非要继续运作下去?它也可以停机并且输出“停机”啊。这样的话当此图灵机反观自身时,要么它会停机,自己也输出停机。要么它自己会死循环,自己应当停机,但这样就有故障了。这似乎有点半吊子的感觉。
  • 有一种$\lambda$语言,在数学上拿来表述算法,也成功地证否了“判定”问题。

可计算性这个概念还衍生出了$P=NP$问题。世界上有些问题固然是可计算的,可是算出来都要等到宇宙终结,这种可计算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用时空复杂度来衡量计算出一个问题的时跟空间成本。P指的的polynomial,可在多项式时间$O(n^x)$内解决的问题;NP即non-polynomial则可在多项式时间内检验解是否正确却难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的问题。$P=NP$就是问理论上$NP$问题是否都有多项式时间内可求解的算法。

  • 有种可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是处理布尔可满足性问题。
  • 本书在此叉出一节讨论了柯氏复杂性(柯尔莫哥洛夫)和压缩文件的关系。

图灵机迈入现实

图灵机是个很漂亮的想法,但是离今天威力无穷的计算机差的还远。计算机真正落地要归功于冯诺依曼和香农。香农告诉世人电路可以由布尔逻辑式表达,而一切数学问题又可以划归为逻辑问题(这是数理逻辑学家罗素等人的功劳),因此可计算数学命题的图灵机才有了真正落地的可能。冯诺依曼1945年给出的初稿中谈到计算机必然包含三个组分:

  1. 中央处理器
  2. 中央控制器
  3. 存储器

再加上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算成五大组分也是可以的。冯诺伊曼机器也是今后使用计算机的鼻祖原型。

指挥计算机

在计算机的肇始,“教”给计算机新的规则要靠插入不同的线路对计算机进行重新装配。威尔克斯在剑桥大学领衔研制的电子延迟存储自动计算机(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简称EDSAC)于1949年5月6日投入运行,它是在软件层面学习新的规则。这比在硬件层面改变计算机的规则要简单多了,但还是很难,因为计算机处理的最原始的信息是二进制码,无论是编写还是改进二进制码都是很费脑子也很不直观的。最初的人们想到的改进手段是微代码。也就是把一些常用的操作组合打包在硬件本身中,人们编写程序时只消把这一操作组合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就行了。引用书后的一条注释:

例如烹饪西红柿鸡蛋的步骤包括:购买西红柿和鸡蛋,清洗食材,打鸡蛋,炒鸡蛋,放西红柿继续炒,放盐,炒熟之后盛盘上桌。这样已连续的步骤被集成在CPU内部。外部程序需要烹饪西红柿鸡蛋的时候只需要向CPU下达指令说:“烹饪西红柿鸡蛋”就可以了。

微代码的思想就是把常用操作打包的思想,换个通行的词就叫 “模块化”。其后人们又想到了建立函数库,把常用的一些操作继续在软件层面打包进函数库里。(想一想print、abs之类的函数)这些给汇编语言蓄足了势——如果人们已经能把长长的机器码化约为几个简单的操作,把这几个简单的操作转译为文字语言也并非难事。这就是汇编代码。然而汇编代码仍然没有完全和计算机底层硬件脱离(似乎在汇编代码里设定一段程序的地址必须要靠手动,和具体硬件联系太紧密使汇编代码和机器码不能够跨机器运行),由格伦尼发明的Autocode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编译型高级编程语言,让程序员能在更抽象的层次思考(一些地方说编译是高级语言到汇编语言到机器码这整个过程;另一些地方说高级语言到汇编语言才叫编译,汇编语言到机器码那叫汇编。起码在中文世界里这个概念混来混去,难以查考,于此列出以供参考)。编程语言还有更精细的发展:

早期语言基本上都是过程式语言(程序员告诉计算机如何执行过程步骤),后来的语言则采用了不同的编程范型。在面向对象的语言〔20〕(Object-Oriented Language)中,数据及其操控方法都封装〔21〕在“对象”中,以实现代码的模块化,防止数据的意外损坏(这一点也是程序的“副作用”)。函数式编程语言利用若干简单的执行单元让计算结果不断渐进,逐层推导复杂的运算,而不是像过程语言一样,设计一个复杂的执行过程。

  • 还存在特化于数据库查询的编程语言,如SQL。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首先依赖于于香农的工作。香农为信息论奠基,阐述了信道、信息纠错、信息率等等内容,使人们能够把一切声光电信号转化为数字01信号进行传输。计算机网络的前身是阿帕网。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也建立起一个内网,机缘巧合下柯尔斯坦主持了将阿帕网同其相连的工作。尽管有重重困难,最后柯尔斯坦凭借自己在英国邮局的关系,借用邮局掌管的电话线路办成了这件事。

显然,计算机网络在开头是将几帮人弄出的不同网络系统连起来形成的。这些实现方案,传输方案可能完全不同的网络系统如何沟通联络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罗伯特·卡恩和文特·瑟夫发布了TCP/IP协议,以此为标准不同的计算机在联络过程中出错的可能性要低得多。TCP/IP协议尽可能地包容不同的网络协议,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它在多种因素促进下最终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此时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谈的互联网的东西才最终诞生。

计算机网络要发展,必须要给内部的各个计算机编个代号。不然的话怎么办到点对点精确传输信息呢。阿帕网等大多数网络采取两套方案,一套是方便易记的字母地址域名,另一套是给计算机处理的精确数字地址IP。浏览器得到域名后通过叫域名解析的过程向域名服务器(DNS)查询得知域名对应的IP地址:首先计算机查询本地DNS,本地DNS查不到就去根服务器查,从根服务器自顶级域服务器到各次级域名服务器逐步查询直至查询成功。查到后计算机通过本地DNS发出建立TCP连接的请求。

  •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以上所谈的是互联网,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所赖的种种基础设施。而我们谈的万维网指的是所有网页联系而成的那个总体。万维网产生自超文本这一概念。超文本把数据库中的零散信息链接在一个页面中,这一页面中又有某些通道通向数据库中的其它页面。这个页面的聚合就是Web的雏形。Web上的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统一定位标识符(URL),URL亦可以看成更细致的互联网编码系统。程序员想处理整个网页时也有伯纳斯·李发明的HTML语言可用。HTTP协议则解决了万维网的传输标准问题(万维网建立在互联网之上,HTTP协议亦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

  • 网络信息传输要讲究信息安全。此事同各类密钥加密算法有关。

直觉与系统学习

以前听顾青上课,他说数学家之所以要整这么多概念,是为了“打包次级概念”,方便思考。现代数学从集合论为地基建起整个数学的大厦,在这种观点下所有数学概念都能被拆解成集合及其中的元素。具体来说,如函数就是两个集合的元素间的对应,那么什么是对应关系呢,对应关系就是二元对的集合,那什么又是二元对呢,二元对$(a,b)$就是集合$\{ a,\{a,b\}\}$。如此,一个函数就可以表示为一个硕大无朋的集合。这当然也是对的,概念的确能使论证简洁,不需要写那么多东西。但这种观点没有看到简洁本身不构成一个目的,只是锦上添花的装饰。人们只会批评为了简洁而简洁,说它是“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在每门学科中,每个概念都能被其它概念言说,概念和概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要么是网状的,要么是塔形的。网状结构中概念与概念之间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供求定律可以籍由无差异曲线推出,也可以籍由消费者支付意愿推出。很难说哪个是最根本的概念;塔形结构中概念之间有强烈的依赖关系:实分析就是建立在实数理论上的,没了实数理论实分析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但网状和塔形的分别不是绝对的,它们更像是人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在开始,人的思维总是以感性的、偶然的、片面的东西为主,这些东西常常会互相打架:认为不撒谎可取,但是撒谎有好处时又觉得撒谎可取;喜欢自己的梦想,认为不顾一切追求梦想可取,发现追求梦想要碰到很多现实的困难又觉得还是“现实点好”;看到坚持自我终于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就觉得有自己的想法可取;但是碰到老师、上级、名人时,见到他们神气十足,心里不自觉已软下去几分,又觉得听听权威的也还很可取。在数学上有 $(-1)·(-1)=1$,教科书的教法是让人在数轴上考虑问题,一个数乘以负数在数轴上就仿若被反射了一般,反射两次自然就是回归原位。但为什么偏偏是要在数轴上考虑呢?或者我说负数乘负数是“亲上加亲”,应该发明一个“超负数”来指代它的结果。事实上没有“超负数”,但之所以没有不是像大学通行的教法解释的那样,说是因为从皮亚诺公理开始定义加推理可得负负得正。就数学的历史发展而论,是人们的实践需求要求负负得正,于是如此规定负数符号运算的规则(对数学合于实践感到惊讶,因而认为数学表达了更崇高的现实,实在是对数学史不大清楚的表现)。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意识逐渐形成一些模糊的概念论断指导生活。这些感性的概念论断是会互相打架的,意识选择尊崇一些,整饬一些,抛掉一些。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在最后形成塔形的知识体系。不过凭什么要有选择地“尊崇”、“整饬”、“抛掉”呢,这只能诉诸于直觉,诉诸于意识中最精微最不可分最直接的部分。

在整个教育体系里流传的“学习要循序渐进”的想法,自然是对的——人岂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但是这个“序”被理解得太促狭。比如数学分析里要从$\epsilon-\delta$开始教起,再教极限的性质,教极限的四则运算,把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联系起来研究连续性等等。当然很合逻辑的顺序,但是不符合直觉的顺序(逻辑的顺序往往也没看起来那么大的价值。逻辑严密决定知识能不能留在人类文明中,但是逻辑本身不是人类创造知识的动力)。极限的epsilonque一点也不合直觉,人对极限的直觉一开始必然是“小到不能再小,一直小”,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再从各种历史实践中上升到“无穷小”,上升到“极限”,最后再到epsilonque。要把学习的每一步踏得实在就要抓住每一步的直觉。而我越来越发现人是感情和理智两条腿走路的。不存在一个一应俱全对所有人管用的体系能够包打天下,能够囊括所有人每一步所需要的直觉。人只能在精神漫游中发现诸般直觉。呈现在实践中,那就是漫无边际地阅读,不用受既成的学科分野挟制,既不用受权威的评判,也不用担心肉体上的惩罚。当“循序渐进”被理解成“按照学校的规划”,“按照老师的规划”,“按照教材的规划”时,学习本身就被套上了三重枷锁,不可逾雷池一步。这和学习本身应有的大胆冒进、抗拒权威、自我发现差了又何止十万八千里,强烈的厌学情绪、抑郁情绪,极低的学习效率,实在只是自然结果。

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开始于古希腊。人们发现万物来去变化,无有定势,但变乱的事务中有一些东西保持长久,于是希腊人要问出他们的第一个哲学问题:什么东西永久存在?此段时间最重大的成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意为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绝对不动的“存在”——此世唯有“存在”存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的学说,尝试对存在做出界定,但他们不像巴门尼德那么极端,认为只有不动的“存在”存在,故而多多少少尝试解释“变化”。对“变化”强调最激烈的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唯有“流变”存在,于是对于他来说,唯一要解释的东西甚至只有“为什么看起来似乎有恒常不变的东西存在”。在其他人那里,存在和变化手拉着手,演变出世界万物。总之这一时期主要的兴趣集中在自然上,相当单纯。尽管如此,思考者们还是发现了自己的“认知”似乎是与自然有点不同的东西,需要特意解释一番。虽然认知和自然有不同才激发了兴趣,但人们在理论上还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东西:认知是自然的过程,必须靠“存在”来解释。

下一时期人们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伦理学。这一时期的开端问题是:道德上何者永远有效?智者学派在情感和意志中尝试寻找,但没有找到永存的东西,最后只好宣布个人的情感和意志是最高准则,走向了彻底的道德虚无。苏格拉底在理智中找到了永存的东西,他说知识即美德,美德即是对善的认识。不过他并没有解释清楚善是什么,填补这一概念的是犬儒学派和享乐主义学派。此段时期人们强烈地关注伦理学,同时就意味着对自然漠不关心,此种冷淡发端于智者学派的怀疑主义。普罗塔哥拉承继先贤的感觉主义,在将其发扬光大的过程中却导出了怀疑主义,认为人不可能取得真正的知识。然而苏格拉底激烈地反对这种怀疑论,他用以得到知识的地基是道德意识——因为有道德意识,所以必须要有知识,不过因为知识建立在道德上,所以超出道德实践的知识并不存在。而苏格拉底认为用产驳术就能取得真实的道德知识。

接下来,希腊哲学之所以能不再囿于伦理学,主要归功于三位天才人物:德谟克里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普罗塔格拉让严肃的哲学变为一片废墟,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宣称除感觉之外别无存在,而感觉又不可靠。柏拉图和德谟克里特反对这一点,在感觉之外又提出了思维。感觉和思维朝向不同的现实,思维朝向的现实超拔于感觉朝向的现实,且前者没有后者那种流变不居的相对性。这更高更真实的存在是形式。

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德谟克里特把形式归于原子,归于量的变化。原子本身只具有两个性质:占有一定的空间并运动。与之相关的量的性质是第一性,其它的质的性质则是第二性的。第二性性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众原子的流出物(影像)通过感官和最小最精微的火原子发生作用。当这种作用粗糙时,人心中产生对第二性的感觉;不过当这种作用轻微细致时,人就产生对第一性的思维。再据知识产生于美德的公式,德谟克里特认为美德即在于波澜不惊,怡然自得的心境中。
主要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柏拉图将形式归于理念。因为道德知识必然来自于超越一切经验的地方,于是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超越一切的理念才是真正的现实。现象世界肖似理念世界。而灵魂的不朽理性部分在酷似理念的现象中,回忆起了自己在理念世界老家时的知识。阻挠这种回忆的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其中意志部分朝向理性,欲望部分背离理性。由此导出了柏拉图的个人伦理学,柏拉图体系的精髓又在于强调“类”,于是这种个人伦理学的精神更强烈地表现在政治学里。并且一切伦理生活,为着模仿理念,必须朝向目的。在自然哲学方面,他还认为理念是现象界的真正目的所在,之所以现象与理念只是“肖似”,是因为现象界中有一种非存在的存在因素抵消理念的感召作用。

亚里士多德建立起了清晰的形式逻辑学说,向探索思维本身的形式迈出了可贵一步,又用此以研究种种对象,弥合他两位先辈的矛盾。在本体论上,他似乎认为有形式在利用质料不断成形,这种发展过程是真正的形式。其中形式扮演着目的的角色,又因为世界其实是质料——形式的连环,于是一切事物都被摆在一个形而上学价值的阶梯上,在其顶点是自身为目的的纯形式,因其绝对与可能性无关而只能是思想,且是思维自身的自我意识。形式——质料这一对子贯穿物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学科。值得一提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身上有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的连环,以此生物学洞见承接他w的伦理学和政治学。

希腊形而上学的成功,使后人对形而上学感到谈无可谈,哲学也越来越体现出自身对总体文明依赖性,将目光放回文明生活的实践中去,用实践的要求统帅哲学研究。站在先贤唯理智论的肩膀上,诸派刻画“无动于衷”的圣人。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治疗师真诚透明是治疗的前提条件。治疗师对自己真诚透明,就是说他能充分体会自己的经验,不会脑子里想一套表现出却是另一套。这一前提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察觉不到的想法感情,如果它们不上浮到意识水平,人就以为自己没有这种感情,然而它们还是会拐着弯从语气,肢体语言,口误,某一两个词中表现出来。治疗者口头上的表述被来访者的意识清晰觉察到,但治疗者的实际自我还是隐秘地传达给了来访者,尽管来访者也只是在潜意识里模糊地认识到了这点,这就会让当事人茫然无措,加重其矛盾冲突的心理。要强调,治疗师对负面情感也得真诚透明。固然,治疗师表现出强烈的负面感情会让当事人不好受,往往会造成治疗失败,但压抑这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必然造成失败。

除了真诚透明外,治疗师还需要对当事人无条件的接纳和充分的共情理解。这两件事听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是有区别的。治疗师应当无条件地接纳,这就是说接纳来访者的任何思想情感,保持一种心理上的全部接纳,但不必是行动上的。心理上的接纳,就像是看见别人家小孩在坑里玩泥巴,大多数人会接受这一点,但是不必出言鼓励。心理上的不接纳指的是一种抗拒,好像看到了不应该出现的事,好像一些家长看见自己的小孩玩泥巴就会勃然大怒。哲学地说,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把当事人的一切思想感情看成是实然,而绝不纳入应然的框架。罗杰斯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来访者强烈地表达对治疗师的爱意,最后甚至要求同治疗师做爱。治疗师全程都接纳她的种种想法,但仍会拒绝她的做爱请求。在接纳的基础上,治疗师应该做到共情理解。这指的是如来访者一般感受,如来访者一般思考。但同时保持住治疗师本身的独立性,好比镜子原模原样地把人照了出来,但镜子还是镜子,并不成为人。如镜子反射物体一般的完美共情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可以努力去接近。有人批评人本主义治疗是江湖郎中的胡言乱语,排斥理论知识。其实为了共情,治疗师必须掌握精深的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照映来访者的自我。因为完整真实的自我是被意识掩盖住的,充分的共情理解恰恰是与真实自我进行共情理解,必须靠知识才能透过意识的壁垒,从蛛丝马迹中找出它。

如上所述,人本主义治疗的哲学观点有三个。

  1. 区分自我与意识:在每个人看似坚不可入的意识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的更真实的自我。自我借助意识来表现,然而意识的中介作用意味着它能压抑自我。
  2. 自我必定追求全方面的表达,任何心理不良都来自于表达受阻。
  3. 全方面的自我表达要求与另一个自我的交流,在同他物的照映中自我最全面地表达自身。

第三点和治疗密切地联系着。两个自我通过两道意识进行互相映照。来访者的自我受阻更严重,因此治疗师需要有意识地创建安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安全的气氛中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达。

对孤独感的分析

这里说的孤独感不是崇高的孤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里当然也有孤独感,但更多地是一种崇高,觉得自己消融在世界中,和宇宙同一的那种崇高。这种崇高以孤独为它的前提——人要是走在喧闹的大街上,怎么又能自欺欺人地产生和宇宙交融的感觉呢,每个路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好恶,都会做出自己无法预料的行为,都是看不透的,人很难从中产生天人合一之感,毕竟连和他人都合不了一又怎么能和世界合一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自然时,人才能有天人合一之感,因为自然不会说话,就在那里待在,被动地承受人的感情投射。有部分偏离这条公式的例子:春江花月夜里写道“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但全诗的基调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所谓“迥绝的宇宙意识”。一切都消融在月光之中,月本身横跨了时间和空间成为唯一者。对人的几处描写时时都有月光出场,月的恒久和人短暂痛苦的生命活动形成对比,同时对人的描写也都是速写式的描写,人因此变成了某种面目模糊的蠕虫,成了游戏里被动的NPC。因此,即使有人的出场,但这里的“人”是以面目模糊的形象出场的,也能成为作者孤独感的载体。人的孤独感被投射到纯然被动的形象上时,形象被动地承接孤独感,形象本身越是被动,孤独感越是被充分地投射出来。这里没有冲突,也就不会有痛苦,孤独感被平稳地放大到了极点,赢得了“伟大”。此时产生的是天人交融,物我合一的崇高孤独。

孤独感也不是那种战斗的孤独。“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此时也是孤独的。他面对的也不是一堆模模糊糊静默无声的形象。他面对的东西仍然是模糊的,但并不被动,相反是主动的,不可理喻地要来攻击反对他的。鲁迅写“但他举起了投枪!”,人被一堆与自己本质上不同的东西包围着,难以理解但绝不是彻底无法理解的东西,因为如果彻底无法理解也就不与人发生关系。这些形象是代表着简单,粗鲁,愚钝,蒙昧意识的形象。于是,有着精致意识的人同外界产生对立。这里也有孤独,但却是战斗的孤独:人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要在本质上混沌的东西包围中保持住自身的纯洁高贵——是一种战斗的孤独。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有缓和一点的这种孤独,“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斋。在房门口,我脱下了沾满尘土的白天工作服,换上朝服,整我威仪,进入古人所在的往昔的宫廷。”他与“混沌”的对抗不以狂怒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以只向古人交心的形式表达——他靠逃避消极地对抗外界。以此时产生的是是充满生命力与张力的孤独。

我们要说的是现代人的孤独。上面两种孤独虽然是孤独,但是总的来说,有这种孤独感的人至少有一个朋友,那就是他自己。他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坏东西。崇高的孤独感察觉到世上没有邪恶,因为邪恶需要对象来表现自己,物我合一的世界没有邪恶。战斗的孤独察觉到外界尽是邪恶,纯洁的自己必须要去同邪恶对抗,保持住自身的纯洁。现代人的孤独就是发现自己也是“邪恶”的一部分,外界无法理解,自己也无法理解。虽然都是无法理解的东西,无法理解的自己还融入不了无法理解的外界。这里出现的本质上是“体验”和意识和外界的冲突,“体验”中有某些感受,被意识认为是邪恶的,不可接受的,于是意识的许多能量被用于压抑这种感受。可是意识实际上就是从“体验”里长出来的,意识为什么要反对“体验”?意识在开端实在是与“体验”完全同一的,动物,或者婴儿,饿了就是饿了,舒服就是舒服。当婴儿的意识逐渐能够整合更多的东西时,从外界清晰体验到的受阻感,比如被父母禁止吃某样东西的感觉,逐渐化作意识中的一种禁令。意识接受“体验”中传来的经验,形成种种规律禁制,但较不发达的意识觉得这些规律禁制就是全部,察觉不到还有个更真实的“体验”。意识被简单的受阻感刺激,形成了意识中的禁制。在古代,整个社会对禁忌的看法是大体相同的,固然意识阻断了“体验”,真正的自我不被完全接纳,产生了一些或明或暗的痛苦。但是意识还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外界的接纳,不会处处碰壁。现代社会有许多不同的思想,其中相当部分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幼稚的意识无时不刻体验到受阻感,找不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方法赢得外界的接纳。与此同时,真正的自我也不被接纳,痛苦依旧。此时真正的自我传导出的强烈痛苦与无助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人的孤独。